第一百零六章 对 错

    第一百零六章 对 错 (第1/3页)

    第一百零六章对错

    连着粮食的大丰收,大家有饭吃了当然很高兴。可是要把粟谷变成米,可用石碓来脱掉外皮。要想吃包谷和麦子面粉,用石碓搞就太费力气了。

    特别娃娃小,吃原粮很难消化,这还真是个问题。苏武想起大汉磨面的石头磨子,对,自己找石头亲自来碫打磨子试试看。

    苏武叫铁匠吴胜锻打了几只铁錾子,三个男人带着锤子家伙,骑马牵着马拉的木轮车子,在贝加尔海子西山,找了两大块坚硬的白麻石。

    他们按照自己心中记想的图纸,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把石头,敲锻成上下纹理吻合的圆形磨扇。在磨扇中间上下碫个内孔,镶嵌硬杂木轴,下扇轴固定,上扇孔相对大于轴,能转动。

    在上扇上琢碫了个手腕粗细,能下粮食的通孔。这样的话粮食放在上磨扇顶上面,随着上磨扇的转动,粮食由上孔而下,经过上下磨扇中间纹路的咬合运动,粮食就磨碎了。

    初次实验,用人力推动磨子上扇,成功了。并且得出结论,

    磨粮食的快慢与磨扇之间的纹路粗细有关,要是磨子钝了,两个

    男人用力抬下磨子的上扇,将上下中间纹路重新碫锋利就快了。

    他们还想办法在这里搞了个大石盘,碫了个圆滚子,汉人称碌碡的东西,分别用马拉车运了三次,全部运回住地。

    三家人齐心协力另盖了间房子,厚木板做了个大圆案子,放在石头砌的两尺高的台子上。在案子中间固定后下磨扇,将上磨扇上搨在上面。

    在上磨扇上,套上牲口的辕架子,这样用牲口来拉磨子磨面,既省人力又快捷。把粮食磨碎了,可是能成面粉还得有箩面的箩子。

    这东西在大汉,是专门有人用马尾毛做的像布一样的东西卖的,这里没有也得自己来做,他们用大片的桦树皮卷了个一尺五大筒子,怎么才能把马尾毛做成马尾布呢……

    得得纳阿妈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年轻时,在部落头人家做过女工,会织羊毛布。并还偷着保存了组织布的家伙,想着出嫁后能用起来。可男人家太穷,再加上有女儿后,身体一直不好。

    她现在虽然身子很弱,不能织布却能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