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儿孙福

    第二百一十六章 儿孙福 (第2/3页)

  “有。马和牛帮人做事的,像耕地拉犁种庄稼,拉车等等,羊是用来吃肉的!”

    “那里有冬天吗?”

    “有,冬天不寒冷,人们穿着件棉衣就能过冬。冬天还有蔬菜生长的,像蒜苗,芫荽,大青菜等等!”

    “怪不得,我爸说,大汉长安是富甲一方的福地!”那青年说,“胡人地处严寒,粮食匮乏,没办法就抢掠大汉。我么要是能回大汉就好了!”

    有一人突然问:“你还回大汉吗?”

    这把苏海儿给问住了,不知怎么回答,他想想说:“我、九死一生,走大沙漠,翻山越岭,三个多月才走到长安。今年,打马近三个月才走回来,真不知还能不能回汉,那就要瞅机会了!”

    “哇,这么远!要走三个多月,还要走大沙漠,那还不饿死!”有人说了一声,大家变沉默了。

    这些青年人一听要翻山越岭,走大沙漠要几个月才能到大汉,心怵了。

    饭后,海尔抱着女儿苏李梅回到老娘家里,姐姐姐夫带着六岁的李苏、苏国儿和刘伊心带着儿子过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以后的打算。苏海儿在家里只能待十几天左右,叫他们早做决定。

    李陵确切的得知梅尕三人平安的回到长安后,就准备一家人和苏国儿两口子带着娃娃回哈拉和林居住。首府地消息灵通,遇事可趁早作打算。

    他资金是回不了大汉的,可是苏仁兄的后代回大汉是极有可的。这次苏海儿回来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和於维尔兰商量后,准备利用这假期带他们回哈拉和林驻地。

    刘伊中得知此事,征得双方父母亲同意,他们找海儿决定,要跟他一起悄悄回大汉。其实他们双方的父母亲都想让自己的一个孩子回大汉的家,他们的娃娃太小,由父母带着,以后有机会再说。

    大汉人有这样的传统思想,自己走得再远,都想给老家留条根的。这样,海儿当然高兴了,就是自己的家人不能跟着他回走,起码自己路上有人作伴不孤独。再说两人的武功不比他苏海儿差。

    十天后,按照李陵的意思,他们多人随着於维尔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