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须臾不敢忘

    第854章 须臾不敢忘 (第2/3页)

,幸而胜敌,也无甚功赏,王凭什么让吾等去为他赴死?”

    “太宰伯嚭将野人的话回报夫差,请行赏,吴王争霸多年,府库空空,拿不出钱来。伯嚭又请求给有战功的人许官,吴王夫差一向看不起卑贱的野人,面露难色。”

    “倒是旁边一位公孙建言说,暂时答应他们,打退了越寇,给不给都在大王。”

    “王乃使太宰嚭布令,野人却不笨,或曰:‘王好诈,必诳我。’于是众人亦言:‘且先答应王,越寇来了,战或不战,在于吾等’!”

    “结果,越人已薄阖闾之门,吴人却还在君民相疑,内讧不止,国人已尽,野人不战,于是吴遂亡……”

    黑夫听完乐了。

    “吴王夫差的行事做派,倒是像极了北边的胡亥,食言而肥,官府信誉扫地,关中人多不欲效死。”

    半年仗打下来,黑夫发现,北边的正规军,早就没了当年他还做小卒,灭六国时“左携人头,右夹生虏”,所向披靡的勇锐,反倒怂得很。

    一方面是因为青黄不接,新兵较多,军队素质秩序差了些,但最重要的是,北军的精神气已没了,打仗随便打打,遇到困难很容易退让崩溃——他们的心境大概和夫差治下的野人一般,反正朝廷屡屡毁诺,日子越来越难过,既然捞不到好处,那么拼命干嘛?

    随何继续道:“诸子言,越王勾践入姑苏后,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

    陆贾这时候说话了。

    “但我在兰陵学《左传》时,却发现诸子之言有误,伯嚭非但没有被越王句践杀死,而且还继续做了越国的太宰……”

    吴国灭亡两年后,范蠡、文种都被勾践干掉了,但伯嚭,却安然无恙,还摇身一变,做了越王信臣,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收取鲁国贿赂呢——于是被心眼小的鲁人在史书上狠狠记了一笔。

    “正是如此!”

    随何道:“夫差、胡亥以为,钱帛赏或不赏在君王。”

    “吴人、关中人认为,战或不战在他们。”

    “但降与不降,不也在伯嚭、李斯么?”

    他摊手道:“既然吴已不可救,又与越王又交情,这时候还不卖吴,更待何时?”

    “随何说得,有几分道理。”

    黑夫颔首:“汝等以为,勾践为何不杀伯嚭?”

    随何不假思索:“当然是为了收揽吴国人心。”

    陆贾却有不同见解:“吴人深恨伯嚭,我曾入吴游历,至今吴郡骂人卑鄙无耻,仍称’坏伯嚭‘。勾践若杀伯嚭,封伍子胥之墓,反而更容易收买人心。”

    “然却不杀,是因为不可杀!伯嚭的价值,在于他掌握的吴国文书典籍!没了这些,越国要统治吴地,便是空谈!”

    这二人都能言善辩,在军中充当行人谋士,但也各有特点:

    陆贾兰陵学派科班出身,为人正派,随何则是野路子,为人狡黠,善诡谋,有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