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祖国

    第976章 祖国 (第2/3页)

于夏公。君臣百姓皆戴摄政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敛服而请朝……

    只可惜,被张苍组织,黑夫也否决了,口口声声说什么天下必“定于一”,不然,以张良现在的态度,要韩地归顺,还不是易如反掌?

    但这话他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暧昧不明地诓骗张良道:“夏公说了,韩国可以被保留……”

    张良却笑了起来:“郦生,你当我是楚怀王么?张仪说六百里,就真以为是六百里。”

    他严肃起来:“我观黑夫此人,一直以秦始皇帝继业之人自居,六国必夷为郡县,绝不可能保留。若想继续为坐上宾,而非阶下囚,郦生最好说实话!”

    “子房倒是知晓夏公。”郦食其被戳破了谎言,有些尴尬。

    张良道:“他是我复国路上最难缠的敌人,不知己不知彼,百战难胜,岂敢不闻?”

    但郦食其背靠大山,态度依然强硬:

    “韩国必须取消王号,重为郡县,此外一切都好说,子房,你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就在这时,有张良亲信入内,向他递交了一封信。

    张良看了一眼,皱起眉来,但旋即又哈哈大笑起来:“郦生,你口中所向无敌的王师,败了!”

    ……

    “这是假消息罢,子房何必诓我。”

    郦食其面不改色地看完刚送来的消息。

    上面说,一月中旬时,项籍离开南郡,北出申、息,入汝南,南阳郡尉共尉欺楚军远来疲乏,减员甚多,便亲自将南阳军两万人去堵截,想与南郡兵配合,将项籍扼杀在桐柏山以北。熟料却为项籍所败,杀军三分之一,据说,连共尉也受伤被俘了……

    “是真是假,郦生回到关中便知,想来这败讯,已飞马传去咸阳了罢。”

    张良笑道:“如此看来,现在双方局势,又成迷起来。”

    “一时侥幸罢了,这无关大局。”

    郦食其不屑一顾:“我听闻,项籍在衡山、南郡扑了个空,隆冬行军,损失甚大,纵然胜了,也是惨胜,而项籍至陈地,淮南将承受江东、衡山猛攻,后院将失。更何况,眼下楚已竭尽全力,尚落于下风,待夏公将大军东出,无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楚必无幸矣!”

    张良却不再与之强辩,反而同意了郦食其的看法:

    “是无关大局,这场战争,依然会是黑夫胜的项籍败,但他想要一统天下,可能要比过去多花数月,甚至一年半载时间。”

    “除非,韩国倒向黑夫,想早定天下,他需要颍川!”

    张良狡黠一笑:“敢问郦生,现在,我可有讨价还价的资格了?“

    郦食其定定地看着张良,许久后却再度大笑起来:

    “不,张子房,你更没资格了。”

    “对韩而言,最差的情形,便是两边反复拉锯,在中原角力。若夏公与楚国鏖战于颍川,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经年累月,韩地户口,恐十不存二!这是子房希望看到的么?”

    他捕捉到了张良最大的软肋。

    不是对所谓“假王”的贪婪,甚至不是对韩国这躯壳的眷恋,而是颍川百万生民担在肩上的重量……

    从现在起,整个韩地的百姓,都是秦楚两军的人质,而张良若想救他们,就只有一个办法!

    “长痛不如短痛。”

    张良拊掌,清脆的掌声里,带着无奈和佩服。

    “郦生,你是个好说客,若早一百年,虽不如张仪、苏秦,但也能同公孙衍、陈轸之辈一较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