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进学之路

    第十二章 进学之路 (第2/3页)

最重视的就是尊师重道,他不想一开始就给夫子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然而当他把四封礼数整齐的摆在龚老夫子的书案的时,那种紧张的心情瞬间又消失了。

    龚老夫子是那种典型的中国文人,苍白显得有些虚弱的肤色,然而那并不挺拔的身躯中隐隐有种不可见的傲气,读书人的傲气。

    将自己的意思跟老夫子说了一声之后,龚老夫子抬眼看着范铭,淡淡的问道:“你今年年岁几何?”

    “十五,虚数十六。”范铭这一刻表现得十分的拘谨,对于这种老一辈的读书人他是十分的尊敬,就像当初对待自己的祖辈和父辈一般。

    “十六?”龚老夫子凝眉摇了摇头,十六岁的村娃子已经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就算是现在开始学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了,但见范铭那双黑亮的眼眸和身上隐约的有种平常农家娃儿没有的精气神,不由又接着问道,“以前可曾发过蒙?”

    “发过,少时顽劣,都记不得许多了!”范铭当然不敢说自己如何如何精通,一但龚老夫子要认真考校,即便是会也会落下狂妄的名声,对于读书人来说,谦虚是必备的一项礼节。

    “为何要读书?”龚老夫子微微点了点头,心中颇为惋惜,这孩子的言辞温文有度,进退有节,应该是有个很好的底子,但却白白的荒废了这么多年。

    “自小家中就有训谕,我父曾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时至今日,方知其中深意,向学之心勃然萌发。”范铭深深的一躬到底。

    龚老夫子并没有正面回答范铭,度了两步走到窗前,缓缓道:“此句出自《礼记·中庸》博学篇,学之为人之初本,学方知问,问方明思,思始辩行,是为一生德行之鼎铭,许多人究其一生也不能够做到,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说知其深意,也不怕人笑话。”

    范铭心中一沉,原想拍马屁却不想拍到马腿上来!

    眼睛偷偷的望了龚老夫子的一眼,从他侧脸上并没有看到恼怒的痕迹,知道龚老夫子这是在敲打他,忙道:“小生愿受夫子教诲,还请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