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历史的车轱辘微微一个趔趄

    第三十三章 历史的车轱辘微微一个趔趄 (第2/3页)

不得不谨慎一些才好。若曹泰真是蓝逆,在自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临死之前反咬一口,妄图拉蒋大人下马陪葬,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派胡言!无凭无据徐同知如何能这样武断?”

    “呵呵,曹右都若您拿出的证据不够严谨,那不是和下官一样,也只是推断的有这种可能性么?不就是莫须有么?!”徐钦正是想要的这个结果,于是抓住曹铭的漏洞,开始攻击他的整个逻辑。

    “我们都察院还有数十人证,可证明蒋献对宣宁候施以过酷刑!既然曹泰下狱之后迅速招认了,那又何必动用如此大刑?另外我还有当年军中文书和相应的人证可以证明,当年蒋献在安国公曹良臣麾下效力之时曾因过受已故老公爷当众鞭笞,而后不久便愤然而去,显然是怀恨在心!”

    接下来,便是围绕这些证据和证人的各种争论。在都察院方面将这些都呈上堂并逐一进行辨别和记录之后,一个基本事实已经确定:蒋献在蓝玉一案中,特别是在原宣宁候曹泰的案情审理中确实有很大不妥,甚至有很大的诬陷嫌疑。但徐钦始终咬定一点,这些都不能直接证明蒋献是有意诬陷曹泰。

    这样一来,审讯就变成了徐钦和曹铭之间无休止的扯皮。曹铭不断地拿出各种证据证明蒋献有可能故意诬陷,但徐钦却咬定没有决定性证据,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人抄家。

    最后还是和希文与蒋盛这两个和事佬出面,建议押后再审,然后才结束了徐钦和曹铭之间火药味越来越浓的争论。

    数日之后的再次会审。

    右都御史曹铭又拿出了更多的证据,甚至包括蒋献及亲眷强卖民田等杂七杂八的事情,蒋献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也都供认不讳。

    但徐钦还是始终坚定地抓住了一个重点:这些都只能说明蒋献的人品、官德有问题,依然并不能直接说明蒋献确实在曹泰是否参与了蓝逆一案这一点上有蓄意陷害之举。

    曹铭虽然气得直欲跳脚,但也始终视蒋献,甚至徐钦为阶级敌人,丝毫不予妥协和退让。然而,要明确证明是故意还是无意这种比较抽象的判断,直到几百年后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凭现在这种取证手段和司法手段,实在无异于登天。

    四司会审也就始终卡在这一点上毫无进展,徐钦、曹铭两个主审官各执一词,两个打酱油的假主审官也很无奈,最后甚至让朱元璋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照这么说,蒋献在部分案件上确实有怠忽之处。但都察院始终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蒋献确实是蓄意陷害了?”

    此时已经渐入初夏,天气开始热起来了,宫中荷塘中也是绿意盎然,朱元璋此时就坐在荷塘边的一把类似于安乐椅的凉榻上纳凉看风景,好像并不是特别关心徐钦刚刚向他汇报的事情似的。

    “是。另外,臣以为此事继续拖延或有不妥。”徐钦小心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虽然明白朱元璋基本上是支持自己的,不过这其中的凶险依然不小,一方面是要在审理的过程中做得滴水不漏,另一方面更要小心再小心,以防触怒朱元璋,导致他的态度生变,破坏整个局面。

    “说说看。”朱元璋脸上仍是看不到任何特别的表情,仿佛这件事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是,臣以为蒋献目前慑于陛下天威,已经很聪明了,从他主动交出手谕之举,便可见一斑。但右都御史不依不饶,非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甚至欲以反坐之法将蒋献灭满门。若是真的到了这一步,蒋献走投无路,难保不会再横生事端。故臣以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稍微提及了一下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徐钦非常小心,以免触碰到他那敏感的神经。

    由于大明律中有规定,凡是官员在审案过程中,有故意错判情节的,那在相关的错案平反之后,将以当时错判之罪直接反坐涉事官员。

    也就是说,如果最终判定蒋献是蓄意陷害曹泰,那查实之后,蒋献也会被以谋逆罪论处,诛三族!这样一来,蒋献确实是有可能狗急跳墙,拉出朱元璋来顶雷的,就算朱元璋不怕,但人家要的就是一个面子!

    “哼哼,自作聪明!”朱元璋听他这么一说突然从凉榻上支身而起,冷笑两声并且死死盯住徐钦,其眼神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臣斗胆,但确实是想为陛下分忧,绝不敢徇私!臣确实是怕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到时候一则杀戮又起,另一则陛下面上也无光,臣那才是万死!”说着徐钦便深深地拜下去,不敢抬头与朱元璋对视了。

    “朕明白你的意思。十天,朕再给你们十天时间,朕要看到结案,否则你们就全都给朕滚,明白了么?”说完这话,朱元璋便再次躺了下去。

    “臣,领旨谢恩!”

    “下去吧,别搞砸了!”连看也不看他,只是这样侧身背对着他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这种迥异于往常的态度,代表着什么,徐钦当然能够明白。

    徐钦在冒险在朱元璋的耳旁吹完最后一股风之后,迅速的出了宫,然后回到锦衣卫衙门开始准备下一轮的审讯。同时,他还要继续给蒋献通气和打气,尽量避免出现任何意外。

    在明确告知了蒋献必须承担渎职的罪责之后,还反复嘱咐他小罪可认,大罪一律咬定谋逆大案事急从权,或者干脆闭口不言之后,徐钦才放下心来继续专心和都察院这边玩这种比耐心的政治游戏。

    果然,第二天朱元璋在朝会之后又将四人全部叫到御书房雷霆大怒、臭骂一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