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暗涌浮现

    第九十三章 暗涌浮现 (第2/3页)

相当高的水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个武臣就是支持燕王或者秦王的派系,而是确实都察院选的这个切入点有问题,要是真开了这忽视甚至是诘难领兵主将的先例,以后这仗就没法打了。打不好要掉脑袋,打好了被人分功劳,日后上哪儿去找主将领兵?

    “李大人!在这朝堂之上,您岂能颠倒黑白?陛下明鉴,臣从未说过旗开得胜的主将不应封赏!臣只是就事论事,此番北疆大捷,不同以往之大胜,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此等至理臣一书生亦知,难道诸位专知兵事的大人们却不知?故臣以为,即使是请封首功,也不当只是几位主将。”

    这两位“小官”争执了半天,依然是没争出个胜负来,而其他真正的大佬们则是很统一的保持了沉默,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件事表面上只是争军功,但实际上涉及的东西却要复杂很多,万一引起了什么误会,那可就是在糟糕不过的形势了。

    而对于徐钦来说,此事虽然跟他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他现在的任务是御前侍立,是做一个合格的木头桩子和传声筒,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打算参与进去,这点点的功劳,还不至于让他亲自下场去抢个头破血流。

    朱元璋则是饱含深意地看了看朱允炆,甚至还瞄了一眼徐钦,却对此也是不予置评,搞得群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表面上平静,心里却是不知是个什么滋味,这是朱允炆头一次参加早朝,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搞起了小动作,他既为储君有这等权术志向而感到欣慰,但是内心却还有更复杂的感受。另外,对于储君一党的这种低劣的水平而感到悲伤。

    然而还没等他好好的进一步酝酿一下这种悲伤的情绪,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他大吃了一惊,甚至让他的心情变得更复杂了。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想来与北疆战事主将有关,可共议之。”正当那位阮姓御史和李姓武官争执得不可开交之时,阮御史旁边一个同样的四品文官也不直接上前帮腔,而是又提出了一个议案。

    “准奏!”朱元璋淡淡地挥了挥手,示意呈上奏本。那位文官才规规矩矩地出列,上前呈奏疏,然后徐钦上前收了奏疏,简单检验之后转交给朱元璋,这位大概也是佥都御史的文官才开始奏报内容。

    而他奏报的内容,却掀起了更大的风浪!

    “臣佥都御史刘珏,参秦王朱樉行为不法,为藩不端,欺压百姓等八大罪状,桩桩件件皆有凭据,还望陛下明鉴!”

    这位刘佥都御史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瞬间让整个会场开始骚动起来。因为这可不是刚刚那种小打小闹的争功行为了,这种功劳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不得了的东西,少不得要升官加爵,但是对于藩王来说,却只能算是加菜而已,能在朱元璋面前露个脸已经足够了,至于最终的封赏多少其实也没什么打紧的。

    但是这件事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这已经是对藩王的直接人身攻击,按照朱元璋一贯护犊子的作风,即使这位刘御史真的参中了,往后他的日子也绝不好过,若是参奏被驳倒了,那更是不排除杀身之祸。

    风险如此大的事情,此人为何要做?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真是嫉恶如仇的超级愣头青,要么就是有分量极重的人给他打了包票,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和巨大的好处,以至于让他甘冒奇险。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很容易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