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当益壮刘三刀

    第233章 老当益壮刘三刀 (第1/3页)

    就在殿中气氛甚是沉重,又有些悲壮的档口,殿门外径直走进来一个人。这个人刚显露出身影,便同时自顾自开口说话了。

    对此徐钦甚是震惊,要知道这可是东宫秘会,就连刚刚加入的李景隆都被排除在外,其保密程度之高可以想象。而且朱允炆乃是帝国储君,除了朱元璋之外,地位较任何人都高,这样直接闯入他的殿中,就算是藩王也妥妥要被扣一顶大不敬的帽子。

    而其除他之外的所有人在见到此人进殿之时都并未有太多的惊愕,甚至几乎全体起立相迎。很显然,来人绝对是个文官集团中的大佬。

    “既为天下苍生计,吾等老卒自当仁不让!哈哈哈!”

    “坦翁言重了!”

    “是啊,刘老大人,快请!”甚至朱允炆也对这个擅自闯进会场的老人极为恭敬,亲自过来相扶迎,并且将其领至其下首的首位。而原本在这个位置上的黄寺卿则也是主动退居次座,并且少有的没有任何怨言或不快。

    “小子中山王府徐钦,徐子敬,见过刘老大人!”徐钦反应极快,从他们的行为和称呼上,很快就推断出此人便是著名的老兵敢死队队员刘三刀,不不不,刘三吾。这应该是取自著名的孔子微博语录“吾日三省吾身”,比起彻彻底底的匪号“三刀”,虽说仅有一字之差,但境界却是天渊之别。

    而且这人还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老炮儿,敢当堂和朱元璋对喷,而且还活下来了的顽强存在。

    如果说,让朱棣现在就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拉一个清单,估计这位刘老先生绝对是名列榜首的不二人选。

    据说当年懿文太子薨逝之后,朝堂议立新储君,朱元璋当时刚露出一点儿考虑朱棣的苗头,就被此人当场给怼哭了。纵观洪武一朝,这样彪炳战绩的臣子简直就是个奇迹,生猛得不要不要的。

    “嗯,小公爷客气了!都说英雄出少年,将门生虎子,小公爷不愧为中山王之后!”

    此人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翰林学士,而且现阶段由于其年纪太大,已经只是个挂名,但人家资格极老,甚至当年元末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做和尚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是一路副提举了。按年龄,人家也确实可以和朱元璋、徐达、刘基之流平辈论交,用这样的语气跟徐钦说话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人家话里话外也没有其他的意思,确实是真心实意在夸奖徐钦年少有为,徐大少自然是连声称谢。

    “殿下,老臣刚刚在殿外听到练侍郎慷慨之词,实为震惊,究竟是何事使殿下犯难,而又让练侍郎不惜以身犯险呢?”等和徐钦打完招呼,刘三吾马上就转头询问朱允炆事情的始末。

    “坦翁,事情是这样的…”黄子澄见朱允炆有些尴尬,于是主动揽下此事,将事情具体情况对他言明。而且黄寺卿也确实有点儿本事,口才和春秋手法都不是盖的,在述说事实的同时,顺带将朱棣黑了个一塌糊涂,甚至还顺便含沙射影了一番。

    “唔,老臣明白了。燕王之事,确实需要谨慎应对,以免乱了纲常。”

    作为能把皇帝直接怼哭的超级老炮儿,刘三吾虽然说的是废话,却也没人敢表达半点鄙视的意思,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他的观点。

    徐钦虽然本质上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但人家毕竟年纪和资格摆在那里,对他的态度也还算可以,他当然也犯不着去自找不痛快。

    “既然是有莫大的凶险之事,不如就还是让老夫来出这个头,如何?”他果断遏制住大家继续拍他的马屁的倾向,想了想说道。

    “这如何使得?!此事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齐泰当即震惊地反对到。

    “诸君担心老夫将晚节不保?哈哈哈…大可不必!若是诸君去做此事确实异常凶险,可若是老夫倚老卖老,圣上反倒是拿老夫无可奈何!更何况,老夫年事已高,纵有不测,于国亦无大妨害,而诸君还需留待有用之躯,助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