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没用的是读书人

    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没用的是读书人 (第1/3页)

    齐友年有些犹豫,按常理说,当然是六爷说的这条路更有前途,有品级的官员,这在普通匠人看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可是,他想起叶子说过的话,要做起一个天下数一数二的营造行,还要让匠人能挣到应得的工钱,得到应有的尊重,过上富足的日子。

    汪桥这样一个在营造方面有灵气的孩子,如果陷进官场,终其一生也就是个勉强入流的小官。如果叶子说的那些,真有实现得一天,那么,汪桥留在营造行才最有价值,也最有将来。

    他想了想,说道:“叶子曾经和小老儿说过,齐家营造行要做的足够好,就要有好手艺的工匠。以后,只要遇到工匠的手艺好,一定花重金聘用在营造行里。她还说,齐家营造行以后有了声势,又是这样上待匠人,别家势必会效仿。这样下去,工匠就能得到他们应得的待遇,受人尊重,还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瑾融听得怔了怔,在他看来,工匠的身份不错啊,至少要比商人要高很多。

    豪富商家不用说,那终究是极少数。在底层挣扎的商户,就算能挣得一日三餐,可是,科举对商户的限制,让他们的后代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只能小本生意的看人脸色过活。

    相比之下,工匠就好多了。底层一般工匠虽然收入不多,但也比辛苦劳作却吃不饱肚子的农户强。而手艺顶级的大工匠,那是有机会出头、甚至可以出任官职的,好不荣耀!

    瑾融诧异问道:“放眼天下,有手艺的工匠都是不愁温饱的,寻常百姓,能让一家人不愁温饱,何其难也。工匠不同于读书人和农户,读书人终究是读过书的,知书识礼。土地的收成,是天下的根本,而世代埋头在土地上劳作的农家,日子却最是艰难。可是工匠仅仅靠取巧,就能谋得一家人的生计。为什么叶子单单替匠人抱不平?”

    瑾融想到齐友年和章五四的身份,又追问道:“难道仅仅因为齐老丈身为匠人,所以叶子只是出于亲情才有这种想法?”

    “怎么会?”齐友年笑道,“我家叶子怎会那样不识大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