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二)大伯父怎么说

    第八百九十五章(二)大伯父怎么说 (第2/3页)

在外面辛苦两个多月,我和大理寺官员通融一下,今日早些回来沐浴准备,明日一早去城门外,接接大伯父。”

    赵氏原本还带着笑容的面色,听了大伯父这几个字,顿时就是一僵。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她当时为了那三千两银子,硬是和齐友年说崩了。逼迫儿子离开齐家,给福王名下的产业做事。

    开始她确实得意了几天,总认为跟着皇帝的儿子做事,那份风光岂是齐家这样一个工匠人家可以比的。

    可是,来了之后,汪桥一直都是和福王府的各种管事打交道,处处都要受人管制。

    而汪桥之前在齐家,那是半个主家,凡事基本上都能自己做主。就是到了安国公府,在安国公跟前,也能有一个座位。

    更不用说齐家做事的工匠,进进出出的见了她,那都是心悦诚服的喊一声赵太太,面上的神色丝毫做不得假,那是真的把她当太太尊重。

    而这里,虽然很多人面上也带着笑,可那声赵太太喊得,却别扭的很,她听得也不舒服。

    原本也是,她家阿桥要听命于几个管事,人家管事的娘都不敢称太太,她这个太太的确当得心虚。

    如今汪桥更是摊上了官司,以后着落在哪里都不知道。她这样的境地,在齐友年和叶欣颜面前,哪里还能抬得起头?

    汪桥看出赵氏面色不虞,只能故作不知。

    齐友年两个月前出发,去修复木质轨道。他是偷偷去送的行,事后还额外听了母亲的很多闲话。

    如今,母亲大概说不出什么了吧?即使母亲不同意,那也不能改变什么。他已经和大理寺官员说了,去接齐家老爷子,人家是看在安国公府的面子,才应允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自然不能欺骗审案官员。那是人品和信誉的问题,会直接让官员改变对他的看法。想来母亲能明白其中的利害。

    赵氏嘴上说不出什么,却是纠结了整个晚上。虽然她知道离开齐家是她错了,心里却也埋怨汪桥和她这个当娘的不贴心,不懂体谅她的苦衷和颜面。

    汪桥去了整整一天,直到晚饭前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