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这是个机会

    第九百六十八章 这是个机会 (第1/3页)

    好像在突然间,大家伙儿就都明白了,若说有利于普通百姓,那些制作出新器具的手艺人,似乎更能给百姓带来实惠,更能改善百姓的境况。

    而且,平民百姓送孩子去学手艺,比送孩子读书要容易得多。

    就像近几个月,广为人们称道的广厦营造。他们招收的学徒,不但能学手艺,东家还出纸笔,教学徒认字。

    若是手艺人能在广厦营造那样地方做工,不但工匠老师傅的工钱丰厚,学徒识文断字不说,认字和手艺学得好的,还会有赏钱,更有可以期待的将来。

    这可比砸银子读书强多了,街上那成堆的落魄秀才,完全就是强撑着面子等死而已,哪里还有颜如玉、黄金屋等着他们?来世再说吧。

    说白了,不管读书也好,学手艺也好,都不过是为了给自家挣个好日子而已。

    就在这些议论从各个角落悄然而起,愈演愈烈的时候,原州和周边州郡关于农田收成的折子递进了京城。

    虽然原州第一场降雨时已进入七月,但由于朝廷调运过去的耕牛和各种新式农具的及时跟进,这次的抢种抢收速度快了一倍不止。尤其是那些农具,效用堪称神奇,被当地官员和百姓广为称道和推崇。

    受灾地区有了这次荞麦收成,再有朝廷的赈灾粮做少许贴补,成千上万的百姓就有了果腹之物。不但百姓能得以续命,朝廷的压力也大减。

    折子送进来时,已经是下晌,阁部的四个相公想着这是好事,好消息当然要及早送进皇宫,让皇帝高兴高兴。

    皇帝这时正在训斥瑾融,手指“当当当”的点着桌面,气恼道:“太不像话!圣人教化愚钝百姓,才有了我们天朝盛世。否则,世上之人岂不还是茹毛饮血的愚昧之徒?你这事做的太过了,不像话!”

    京中兴起关于季府和清流的质疑时,厉勉就报给了皇帝。

    厉勉暗指,此事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传播如此之广,逻辑性这么强,是因为有禹王府的人在操控。

    皇帝不用想就明白其中原由,这才把瑾融宣进宫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