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三章 因此而兴盛

    第一零一三章 因此而兴盛 (第1/3页)

    刘成之再接再厉道:“陛下,自古以来,读书明理才是圣贤之道。若是不尊圣贤之道,只用私心为自己谋生的一门手艺,就能处于高位,那些追逐圣贤的学子、儒生们,将何以自处?如此现象,只怕会动摇天下根本,更会让读书人对前途、对圣贤之道产生怀疑。”

    两人自以为他们说的有理有据、恳切而又赤诚,目光灼灼的、希望皇帝能暂缓这种动摇国本的想法。

    瑾融的脸阴了又阴,刚想开口辩驳,就被皇帝抢了先。

    皇帝像是没听见两人说话,更像是因为两人说话,才忽然想起了什么,居然并不理会站在当地的两人,对程达晖说道:“别人说什么,那都是猜测和臆想,程爱卿是在机械作坊做了几个月事情的,你给诸位大人说说,机械作坊的工匠技艺如何?又是如何做事的。”

    程达晖心领神会,把之前对皇帝说过的话,给场间其他几人再说一遍,其中也有叶欣颜在其中起的巨大作用。

    程达晖说完这些,唯恐这些阁部的大佬们再提出质疑,面带愧色,躬身道:“我等将作监官员,吃了许多年朝廷俸禄,不论在做事的勤勉上,还是技艺的精湛上,着实不如齐家机械作坊的工匠和管事。微臣自省自己的技艺和工程方面的学识,不如汪桥和施印多矣。”

    这番结尾语,听得皇帝点头、瑾融赞许,韩延回神色莫名,刘成之几人却大为意外。

    阁部这几位大佬,虽然也是经过各级衙门历练过,才逐级升到如今的高位。可是,作为读书人出身的文官,对手工业和器具的了解却并不专业。

    在他们眼中,将作监里的官员和工匠,应该就是天下最顶尖的高手。

    至于这些顶级高手为什么没研制出新器物,在刘成之眼里,一个是朝廷不需要新产品,也一样能够雄踞天下,所以并不在意这些。相应的,将作监的工匠,也就懒得在这方面用心。

    再一个,大概就是没机缘了。照程达晖所说,只给冶铁炉大量鼓风,就能让冶铁炉产量加大、铁材杂质减少。这么简单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