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己巳之警

    第十一章 己巳之警 (第1/3页)

    在崇祯登基的前一年,与大明朝对抗了十几年的后金进行了一次汗位更替,原先的创业者努尔哈赤去世,后金的第二代大汗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定号“天聪”。

    相较于明朝的内乱不断,政治腐败,皇太极领导的后金却一片欣欣向荣,他不但以沈阳为中心,在辽东地区建立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国家政权,而且拥有一支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劲旅。他的目标也十分明确,主攻对象就是南面的明朝,最终目的就是取而代之,成为天下的主宰。

    皇太极本人极具战略眼光,他清楚的认识到进攻明朝取而代之是总目标,但在自己实力尚不具备时也不宜蛮干,应该首先把自己内部的事情弄好,把周边比较容易征服的部族和国家征服,对明朝则要不时侵扰,尽量掠夺人口和财物;侵扰明朝的路线,不能只限于山海关一路,而应该选取长城各关口择机突破,直接深入内地。

    相反的,明朝一边拥有战略眼光的却是极少,根本没人意识到皇太极会从蓟镇等处突到内地,且十几年的军事对峙,满洲八旗的凶名早已深入明廷君臣内心,虽然口头上用“虏”,“奴”,甚至“幺麽小丑”之语极尽轻蔑,丑诋,但实际上却是人人谈虎色变,所以当己巳年十月,皇太极带兵功伐内地时,朝中文武竟无一人能拿出对策。

    满洲十万铁骑绕道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遵化以北的长城各关口发起进攻,而且迅速在大安口、洪山口、龙井关等处突破,进而合兵围遵化。明著名将领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闻警后带兵急速援遵化,在城外同后金兵大战,结果中箭身亡,全军覆没。十一月初四日,遵化陷。此前3日,京城听到警报,已经通报各地,实行戒严。

    紫禁城建极殿东面的后左门,崇祯帝正与大臣们在这进行平台召对,此次召对不仅内阁成员全部到场,各部堂官也都毕列其中,气氛紧张,严肃异常,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召对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崇祯帝端坐在宝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