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寒冬

    第62章 寒冬 (第1/3页)

    今年的气侯十分异常,从十一月开始,大明南北两地都提前进入了寒冬,纷纷大雪,连飘了好几天。

    山西平陆县境内的黄河沿岸处,一伙农民军驻足于此,细细观察着广阔的河面。

    这伙农民军的首领,正是日后了结了明朝命运的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身于万历三十四年的一个农户家庭,祖父李海,父亲李守忠,世代穷苦,家境十分贫寒。

    李自成乳名黄娃子,一作黄来儿,幼年时曾经被舍入寺庙,唤作黄来僧,后来又到地主家放羊。成年之后应募到本县圁川驿充当驿卒。

    在西北诸地遭受大旱之时,万户萧疏,百姓流离,李自成亦在此间经历了人世间最早的磨炼。

    崇祯二年,明廷下令裁减驿站费用,作为驿站马夫的李自成身受其害,被迫离开了驿站。

    次年,陕西灾害更趋于严重,隔河的山西省又以“防寇”为名,禁止把粮食卖往陕西。陕北的米价涨到了六钱银子才能买到一斗米。饥民们大批流亡外地,参加起义的不少。米脂人贼者十之有七,邑户几空。

    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李自成领着他侄儿李过及一众本村走投无路的群众,参加了不沾泥领导的队伍。后因英勇作战,号令严明,他所带领的部队逐渐崭露头角,独立成营,号“闯将”,部“八队。”

    “河冰什么时候才能冻的结实?”此时李自成大马金刀地立在寒风之中,对身旁的手下道。

    其手下立即答道:“照目前的天气,七八天之后便可过大军。”

    “七八天?”李自成眉头一皱,有些忧虑道:“时间可能不够啊!”

    李自成的担心不无道理。自从年初以来,明廷不断加紧了对农民军的围剿。在整个晋南的战场上,共集结了山西,河北,河南,京营,陕西兵共计三万以上。

    良将大军云集,使农民军活动的余地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