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简化字

    第763章 简化字 (第1/3页)

    “其实,这些文字是我从历代先贤的书法之中取出来的,不是我自己造的。”程处弼微笑的说道。

    “一些大书法家的字帖里面就有这些文字,我看着写起来比较的容易,所以我就拿来写了。”

    很多人都以为简体字是后世的人造出来的,其实不然。

    简体字是在古代,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进化而来的,不是某个人为的凭空捏造出来的。

    早期的汉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起来的象形文字,因此描绘物体的精细程度各不相同,在甲骨文中,一些字就同时存在简繁之分。

    由于汉字是由偏旁、声旁与记号所组成,偏旁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声旁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行书和草书又是隶书的简化,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

    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收录唐代俗文字的一部字书,收入了大部分的简体字。

    到了后世,出现的简体字更加的多了。

    而在太平天国时期,为了提高统治区域的百姓的知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写简体。

    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

    想到这些,程处弼的眼前不由的一亮!

    自己不正是努力的提高大唐百姓的识字率么?为何不大力的推广简体字呢?

    要知道,现在用繁体字写起来不但繁琐,而且还耗费时间,更关键的是难记住。

    要知道,有些繁体字的字体,足足有十几二十个比划呢。

    要是简体字就不一样了,比较简单,容易记住!

    “我真是个天才啊,我真的是个天才啊,哈哈哈……”突然间,程处弼大笑了起来。

    说做就做。

    次日。

    程处弼请孔颖达、杜如晦、魏征、李靖等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入宫。

    长孙无忌已经辞官离开了大唐,就在一个月之前,他就离开了大唐,前往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