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董平之死

    第146章 董平之死 (第1/3页)

    姓名:杨震(字伯起);武力:45;统率:89;谋略:95;政治:98。特性:直谏:正直不屈,上书直言。当该人物上书直谏时,谋略+2,政治+4。当其主公听取该武将的谏言时,其主公谋略+3,政治+5,当其主公不听取其谏言时,谋略-3,政治-5。

    时政:眼光独到,能够察觉当时之政令的弊端,从而上书其主以作改正。当该人物处理政务时,谋略+3,政治+4,政务处理效率提升25%,政务处理效果增加10%,察觉当时之政令的弊端的概率额外提升20%。植入身份为东汉名臣杨震之后,承袭先祖之名。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他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

    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汉顺帝继位后,下诏为其平反。

    可是,刘辩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乱入的董平卫报父仇,向铁木真借兵,进攻朔方郡,如今已经兵临朔方城下了!

    董平为报父仇,向铁木真借取了5万控弦之士,在李林甫的谋划下,直取朔方郡。行军不过十来日,董平就领军兵临朔方城下,虽然报仇心切,但是,董平还是在李林甫的建议下,休整了两日之后,方单人独骑往朔方城下叫阵。

    “城上刘辨小儿的走狗们听着,吾乃太师董卓之子,尔等还不速速出城受死!”出于对刘辨的仇恨,董平一上来就是不留余地的辱骂。

    城墙之上,在董平领军到来之时,就一直在巡防着的赵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