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白圭在构建理想国

    第310章 白圭在构建理想国 (第2/3页)

   在人工湖内,白圭还从鹿园那边引进来了多品种鱼,放生在湖内。汛期,人们还可以到渠道中抓鱼。汛期之后,湖水退下,面积缩小,湖中有些“鱼满为患”。

    从魏国迁徙过来的人,全部都安居了下来,都有了自己的房屋和成熟的土地。有的家庭,都有了新人口,来临泉生育的人口。人们的生活都很稳定,都有保障,都有幸福感。

    另外!白圭还陆续从周地其他地方迁徙过来近三万人。他们大多来自赵国、韩国,都是饱受战争创伤的人。淮北之地的十几个小国的人,也迁徙过来不少。因为他们的国家小,人口少,所以迁徙的人数并不多。

    齐国和楚国,几乎没有人愿意迁徙。

    特别是楚国,都不愿意迁徙。楚国江北的人,宁愿迁徙去江南,也不愿意迁徙到临泉。你说临泉再好,人家不相信。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人相信白圭,还是迁徙过来了。

    齐国!只有靠近边境的人,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才愿意迁徙。而齐国内地的人,都是不愿意迁徙的。那些人宁愿迁徙到大山中去,也不愿意迁徙到大草原上来。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在齐国境内,还是有不少人相信白圭,愿意迁徙过来。

    白圭采取的是化整为零的方法,所以!他迁徙近六万人到中山国和临泉,都没有引起历史的注意。

    所有迁徙去临泉的人,都不是空手去的,都是帮助白圭运送货物去的。所以!关卡以为是商队成员,就放关了。再则!白圭把关卡买通了,让他们报多少出关人数他们就报多少。

    迁徙过来的人口,都是“逐水草而居”,沿着人工湖周边而居住,以农业生产为主。

    那些会手工艺的人,一般都住进了临泉城,在临泉城内从事各种手工艺。

    近六万人当中,有一万多人是手工艺者,有几千人是各种工匠,有几百人是特殊工种的人才。另外!还来了不少教书先生。

    而真正种地的,不到四万人。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临泉的北方是空虚的,没有人居住。

    迁徙过来的人,都居住在有水源的地方。在南方,沿渠道一条线,往鹿园方向发展。

    小树林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