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险亲来

    第35章:险亲来 (第1/3页)

    乌衣巷与朱雀桥的边上正在大兴土木。

    一天一夜的时间便崛起了一道三丈高的土台,在土台附近还增添了告示,言明柳侍郎忧国忧民,忠心为主!今奉天子意旨以圣贤之礼凿台高垒,命户部督建,台成之日,大贤终日落座此间供时人祭祀,直至大贤飞升。

    除此之外,很多百姓都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原本经常在建康城内长驱直入的户部尚书高仁阔忽然间瘸了,整个人也像是落败的公鸡一般,而与他一同负责监造的,竟就是那位日后要稳坐土台,直至饿死的侍郎柳承铎。

    看着台子初具规模,高仁阔苍白的面上闪过一丝哀怨:“柳兄啊,你本可以趁着无人监押的时候像那徐家公子一样夜遁,兴许还能留的性命,可为何就是不早做退路呢?”

    听到这话,柳承铎苦笑一声,道:“不瞒高兄,柳某又何尝不想呢?只是眼下虽然那昏君想要本官性命。

    却并无罪责累家之意,我为官数载,家业和亲人都在这里落了根,除此之外无地可去,若是柳某一人身死能换家中老小周全,又何乐而不为呢?”

    柳承铎咽了口唾沫,挺胸抬头看着建到一半的土台,心事重重的说:“可若是我一人逃遁,势必会给全家老少带来夷族之祸,柳某今年四十七了,人生百态早已尝尽,可我那幼女和吃足了苦头的发妻高堂,真真是受不得半点苦难了!”

    两个老臣越说越悲,心中的压抑达到了顶点,竟然泪晕了双眼,聊到动情处差点抱头痛哭在一起。

    相比与他们,难过的还有两个人,一位便是宰相林鞠,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这位当朝宰相便被革了名职,换上一身帆布囚衣,每日平明带着枷锁至门下省,傍晚还要赶回大理寺拘押,从忠臣到犯官,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

    另一位便是大兴那位天子陈仲理,自从晏陵军新晋统帅赵北孤奉命收监了段澈韦父子之后,江南一带便再没有消停过。短短几天的时间,便收到身处南境的行台军总管矫通善为首的封疆大吏们不下二十封陈情表。

    其中距离最近的江沅行台军统帅矫通善更是言辞凿凿,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