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讨个主意

    第三百九十章 向息王妃讨个主意 (第2/3页)

。”

    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颤巍巍地出列道:“回陛下,臣负责赈灾事宜。”

    李世民见温彦博的老态龙钟,心头的火散去了一半,“温爱卿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温彦博道:“陛下下旨赈灾次日,臣便调集洛口仓六万石粮食装船南下,可运河宋州段和宿州段发生石船沉江事故,堵塞了航道,因而粮船滞留在运河上无法南下。”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他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说是巧合都没人信。

    大运河堵塞是常有之事,但能堵到现在还不疏通,不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为何不令沿江各州派人疏通河道?”

    “回陛下,已经下令二州府疏通河道了,可二州府上疏河道沉船是一千六百石的石料船,打捞需要时日。这是二州府刚上的奏折,请陛下过目。”房玄龄站出来禀报道。

    袁仁国将奏折转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连都不看,扔在了地上。

    “朕不想听这些,朕要知道赈灾船究竟要多久才能到达江南。诸位爱卿,那可是数百万子民啊。如果灾情蔓延,江南就会糜烂一片。”

    长孙无忌此时出列奏道:“臣以为,若短时间内河道不能疏通,不如改走陆路,如此也可从南往北进行赈灾。”

    房玄龄道:“不可。如果改走陆路,粮食卸船装车费时耗力不说,千里陆路的靡费更多,到时估计能到灾民手中的粮食不足六成。”

    长孙无忌看了房玄龄一眼,不再说话,默默地退了回去。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已经猜测到其中必有蹊跷,可问题在于没有证据。

    更关键的是,李世民心中认为长孙无忌还是他可以信赖之臣。

    说实话,就算换掉长孙无忌,谁能保证换上来的人能比长孙无忌用起来更顺手?

    所以,不管是之前金光门事件,还是现在的沉船事件。李世民从没有真正一棍子打死长孙无忌的念头。

    “传朕旨意,令宋、宿二州立即征召民夫,十天之内,必须疏通河道。”

    ……。

    两天后,李沐送常绿云乘船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