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1/3页)

    房玄龄瞬间明白了李世民心中所想。

    帝皇之道,不在乎臣子有多能为,而是在于臣子有多听话。

    李沐显然不是一个听话的主。

    加上凭一己之力调动民间上千万斤粮食,这对于朝廷、对于皇帝都是一种震撼。

    太能为的臣子,总是没有好下场的。房玄龄心中暗叹。

    这李沐难道就不能收敛些吗?

    总是在不应该犯错的地方犯错,说到底,这次旱灾就算杭州饿死几万人,李沐可以推得干干净净,一切由宋、宿二州的官员担着,李沐最多也就是个办事不力的罪责,何必将阵仗搞得这么大。

    房玄龄虽然这么想,可心中还是对李沐的所为产生了一丝敬意。

    天下官员若都是如此,何愁大唐不强大,何愁百姓不安乐?

    “既然如此,敢问陛下要将李沐改封何地?”

    李世民一叹道:“这……朕还没想好。”

    房玄龄想了想道:“以臣之见,若直接下旨,万一李沐反对……臣说的不是指李沐有反意,而是……陛下也知道李沐的心性,有时有些……跋扈,所以,臣以为先派人去试探一下他的口风,再来定夺亦不迟。”

    李世民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么考虑的,这混帐到哪里都不让朕省心,总是不安分得紧。依爱卿看,派何人去合适?”

    “派去之人最好与李沐没有关连的,但又要没有与李沐没有纠葛者,如此臣能想到的也只有于志宁了。唯有他,方能将陛下的话一字不差的传给李沐,也能将李沐的话一字不差地带回给陛下。”

    “爱卿所言有理,那就令于志宁南下传朕口谕。”

    “不,不。为免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事端,以臣之见,陛下还是派于志宁以安抚江南受灾各州的名义前往杭州,再密传口谕为好。”

    李世民一听欣然赞道:“爱卿果然好计谋。”

    ……。

    次日,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于志宁以钦差的名义离京。

    代表皇帝巡抚江南受灾各州。

    六天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