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罗女王不甘心

    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罗女王不甘心 (第2/3页)

   金胜曼脸色一凝,然后立即舒展道:“臣领命。”

    ……。

    长安,太极宫。

    十五岁的李治,被李世民安排听政。

    李世民是真急了。

    辽东的局势,北部虽然危险,但西、南两路却稳操胜券。

    北部李勣的救援奏折,已经不下十道。

    朝野已经对开始对自己不发兵救援,颇有微词。

    说实话,李世民也想救。

    可问题是,他不能救。

    李世民久经沙场,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军事的敏感性还在。

    李沐的排兵布阵显然很有问题。

    北路大军,李勣所部听起来是最大的军队,人数众多。

    可战力却最低下,除了几万禁军,就是府兵和边军,还有就是临时征募的新兵。

    而他们却承受着此战最大的压力,那就是高句丽和靺鞨的三十五万联军。

    刚开始,联军被唐军猝不及防一击,丢失了新城和安市城。

    可联军一稳定下来,马上一个反击,夺回了新城,若不是西路苏定方部救援快,安市城也怕是保不住。

    这些可以解释为李沐事前预判有错,那么新城、安市城之危以后,李沐做为主帅,应该引起重视了吧?

    可问题是,到现在李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占领汉州之外,西、南两路甚至连一场有规模的战斗都没有。

    这让李世民很怀疑李沐的动机。

    正好,李勣的求援信让李世民洞察了李沐的用心。

    调大军入辽东,长安的实力就会随之减弱。

    如此,李世民能遂了李沐的愿吗?

    绝对不可能。

    可问题是,李世民不能将这些猜测,公之于众。

    都说是猜测了,没有证据去指摘一个领兵在外,为国征战的摄政王。

    李世民自己都觉得太过离奇。

    所以,李世民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可就是不肯松口向辽东派出援兵。

    朝野间物议纷纷,风言风语传遍了整个长安。

    就算是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