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

    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 (第2/3页)

是崇祯,也不是老百姓,而是东林党,

    根据东厂和锦衣卫反馈回来的消息,崇祯知道,那些东林党的官员,一个个就像被掐着脖子的老狐狸,又被打了鸡血,恐惧与兴奋交织在一起,即便京城里许多的官员落马,但在贪婪的催使之下,关注的依旧是未来,那一个个空出的职缺。

    相比于京城的这场大地震,官场上大浪潮般的清洗,有意无意间,西北的大旱,西南与东北的畏惧,好像变得缥缈了起来,显得无足轻重,许多官员都故意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眼里只有那些空出来的官位。

    一时间,官场上弥漫着一股血雨腥风的同时,又弥漫着蠢蠢欲动的气氛,就像一群饿狼盯着一块肥肉,眼睛一眨不眨。

    此刻,贾亦韬觉得自己想得有一些过于复杂,过于想当然,率性而为即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反正军权已经掌握在自己手里,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外如此!

    而且,这些官员已经没有了血性,全TM是一群软骨头,只要给他们希望,哪怕是一丁点,也不敢做出过激的举动。

    曹化淳还在讲述,还在回报清理魏党的进程,贾亦韬虽然是一副倾听的模样,心里却是一阵叹息,很是感慨。

    朱家可真是一脉相承,将官员玩弄于鼓掌之中,动辄生杀予夺,从朱元璋的大肆清洗功臣,开国将领,再到万历、天启年间的阉党权倾朝野。

    文官的骨气在一点点的被消磨,忠心在流失。

    当然,之所以被皇家打压,被皇帝杀了一波又一波,也有文官自找的交过,更多的是咎由自取,赋予更多的权力,他们就会忘乎所以,妄想限制皇权,拥有更大的权力,却忘记了他们的权力是谁给予的?

    一高兴,帝王可以给他们莫大的权力;如果惹得帝王不高兴,不仅仅是收回权力那么简单,还有他们的性命!

    忽然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关于崇祯的一些历史记载,他的可怜之处不是在于前几位皇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而是在于他的才能不足,不足以应对此时的时局。

    心计虽然厉害,却不能弥补在治国上的短板。

    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