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驾护航

    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驾护航 (第1/3页)

    “是,皇上,微臣这就着手准备宝钞的事宜,先在小范围推行,争取在明年的茶马交易市上,就让那些商人使用宝钞,作为交易的银钱。”

    听到毕自严毫不犹豫地回答,话语里那饱含的兴奋之意,崇祯满意的轻轻点头,转而说道:“不仅如此,朝廷征收赋税的方式,也要有所改变,不能让官吏上门讨要,而是让百姓到指定的衙门缴纳,并给他们发票,作为已经交过赋税的凭证。”

    “发票....?”

    尽管听懂了崇祯这番话的意思,毕自严还是纠结于这个新名字,忍不住地嘟囔了一句,吐出发票二字,脸上现出疑惑之色,刚想询问,却被崇祯给打断了,仿佛是早已洞悉一般。

    “所谓的发票,就是由你们户部特制,类似于收据的一种,并在上面刻上户部特有的印章。有了这些收据,不仅可以作为百姓已经缴纳赋税证明的一种,更是可以作为你们户部查验与核对赋税的凭证。”

    毕自严露出恍然之色,若有所思之色轻轻点头,紧接着,转而说道:“一旦改变收税方式,就少了一项官吏从中盘剥的环节,百姓也就避免了许多的苛捐杂税,那些官吏巧立名目而设,而非朝廷的课税。”

    “不错,朕就是这样打算的,这样想的....”

    崇祯回应了一句,神色已经变得极为认真起来,郑重地继续说道:“那些贪官污吏之所以能够收刮民脂民膏,之所以那么多没有名头的苛捐杂税,乃是最底层的官吏胡乱摊派,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在于,官吏直接上门索要赋税,他们也就有盘剥的由头,瞒着朝廷增加赋税数目或课税种类的名目。”

    此刻,毕自严已经反应了过来,明白了崇祯引入发票的真实目的,方便户部征缴赋税,只是顺带而为,主要还在于利民,遏制贪污之风,以更加温柔的手段,进行反腐。

    如果让百姓就近到附近的州府县城,缴纳赋税,也就少了直面官吏的中间环节;应该征收的各种课税种类以及数量,也就更加的有章可循,而不是只听负责征缴赋税官吏的一张嘴,任由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该交什么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