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一) (第3/3页)

好几天了,总是这么唠叨着,你烦不烦啊?就算是你不烦,朕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说话之间,崇祯顺手将鱼竿交给了旁边的冷晓磊,任由一名士兵处理那条肥硕的大鱼,转而看向孙元化,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似乎并未指望着对方能够回应什么,再次开口的同时,却也在转移话题。

    “对了,孙元化,朕听说,在这东北之地,辽东和建州,渔业尤为兴盛,而又不同于咱们关内之地,到了寒冬腊月之时,正是他们捕鱼的最佳之际,规模极为浩大,往往一网下去,捕鱼都是以数千斤、上万斤为计。”

    “不过,朕还听说,这个俗称为‘冬网子’的冬季捕鱼,产量虽高,收获虽然丰厚,但那些渔民却和中原的百姓遭遇差不多,并未获得多少好处,即便是丰收之年,也是吃不饱,穿不暖,正如一句话,编凉席的没有席子睡,种粮食的没有粮食吃。”

    “因此,在这东北之地,在那些渔民之间,也流传着一段民谣,有心要把江沿闹,受不了西北风、开花浪;有心要把江沿离,舍不得一碗干饭一碗鱼。”

    ......

    渐渐地,就好像被转移了注意力,孙元化好像想起了那些渔民的不幸遭遇,黎民的疾苦,神色变得异常的凝重,少了几分刚刚的那种焦虑、不安和着急,面有同情和怜悯之色。

    此刻,相对而言,孙元化的心里更多的还是不解,不明白崇祯为何说到这件事情上?

    一年多的相处,从崇祯的诸多言行之中,孙元化心里知道,皇上说到这件事情,绝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更不是单单的同情和怜悯东北之人的遭遇,而是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意图。

    在孙元化的印象里,通过各方得到的消息,皇上虽然具有雄才伟略,胆识过人,更是具有非凡的眼光,看任何的事情都很远,都有着非凡的见识,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无利不起早。

    显然,说到冬季捕鱼,一定有着某种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