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决心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决心 (第3/3页)

 决定乱民的多少,不是在于那些妖言惑众之人,而是取决于朝廷,取决于皇上。

    妖言惑众,或是可以蒙蔽人们的心神,但也只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百姓也有着是非观念,也有着一颗公平之心,能够看出谁对他们好,谁是在利用他们?

    更是明白一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不在,他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因此,要不是被逼到那一步,哪怕是只有一口吃的,日子还能过下去,莫说是造反,就是上山当土匪,落草为寇,又有几个人会做出这等抄家灭族、掉脑袋的事情?

    显然,崇祯的这句话最为有力,所举出的例子,更是堵住了他们的嘴,尤其是之前的那番军事理论,更是说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而此刻,相比于嘴上的洋洋洒洒,崇祯的心里想得却是另一点,解除海禁,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止自己的决心,以及将福建作为对外贸易的种种好处。

    毫无疑问,随着蒸汽机的研制而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大明势必会领导整个工业革命,然而,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还会有着相当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立马就能给大明带来巨大的实惠。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进入中后期,天灾高发期,而这,就需要他崇祯,就需要大明,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储藏粮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充盈国库。

    一旦福建的海禁解除,那里将会成为大明的经济龙头,由于他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将大明的许多手工业商品出口到海外,增加税收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即便天灾十分严重,部分地区无法耕种,却可以出卖他们的劳力,赚取工资,一样可以衣食无忧,生活下去。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崇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之所以愈演愈烈,难以压制,虽有土地兼并、贪官污吏、社会弊病等种种因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