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渐变的过程

    第六百二十六章 渐变的过程 (第2/3页)

之人,罕有是买官而来,几乎全都是科举出身,自然而然地,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功底,对于一些有名的历史事件,虽不至于了若指掌,但也算是知之甚详,有所研究。

    因此,听到崇祯这番话之后,略微沉默一下之后,露出深思之色的同时,户部尚书毕自严紧接着说道:“皇上所言甚是,任何恶性事件的发生,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有着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是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在某个时间,因为某个事件的诱发,才会结出那么一个恶果。”

    “在当时,尤其是胡人聚集的北方,由于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还有买卖人口的日益泛滥,汉人与胡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而当地的官员却是无所作为,任由这种情况发展。”

    “再加上,西晋实行的还有分封制,致使诸王有着莫大的权力。即便是那些没有实行分封制的地方,当地的官员,也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利用胡人与汉人的矛盾,也就衍生出了后来的五胡乱华。”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并不代表毕自严就认同崇祯的做法,话语顿了顿,话风忽然为之一转,前后相差却是那么的大,几乎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可是,皇上,西晋的时候,之所以实行少数民族内迁之策,就是因为,经过三国时期的频繁战乱,北方的人口为之锐减,不得不内迁那些少数民族,从而好充实北方的人口。”

    “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内迁之策,若非是实在太过于无奈,对于胡人抵触的态度,堪称是畏惧如猛虎,西晋绝不会允许那么多的胡人内迁。”

    “如今之时,虽然朝廷向辽东移民近百万,但大明的总人口却是将近两亿,就算只是北方地区,现在少说也有一千万,这种情况下,朝廷根本就没有必要内迁关外的蒙古人啊——”

    “毕爱卿,霍爱卿,谁跟你们讲,朕要内迁蒙古人了?”

    崇祯笑吟吟地打断了毕自严的同时,目光再次转移,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