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1/3页)

    “既然这样,朝廷反对的声浪这么大,你们这么抵触,那么,朕就不相瞒了,提前将一些事情告诉你们,在大明最不缺少人口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购买那么多的蒙古人,充当苦力。”

    林宗载三人没有开口询问,而是神色一正,摆出了倾听之状,随着注意力的转移,就连脸上的那种担忧也变淡了许多。

    “自元宵节之后,想必你们应该也有所耳闻,朕准备和一些商人,合资做一笔生意,在大名府和京师之间,修建一条铁轨,连接两者。”

    “因此,作为苦力,那些蒙古人自然不可能聚集在一起,而是零星分散京师与大名府之间,同时,还会有士兵严阵以待,在一旁监工,即便蒙古人想要做出什么不善之举,也会瞬间被击毙。”

    无疑,任凭崇祯之前的言语再如何的有理,再如何的头头是道,也没有这番话更具有说服力,很显然,霍维华三人的神色为之一松,暗暗长吐了一口浊气。

    作为商部尚书,林宗载最先明白崇祯的用意,购买那么多的蒙古人作为苦力,将会意味着什么?

    以低价购买那么多的苦力,转手再卖给合伙做生意的那些商人,相比于雇佣大明百姓,将会节省更多的成本,而且,还有最为关键一点的就是,在修建铁轨的过程中,即便是出了人命,也不用承担罪责。

    毕竟,《大明律》保护的对象是大明的百姓!

    何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蒙古人还是敌人,即便是累死了,亦或是因为意外而死,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最多也就是偿付微不足道的抚恤金。

    福建....

    巡抚府,客厅之中,熊文灿端坐于上方,而对面分别站着郑芝龙和彼得·奴易兹两人,正在进行着交谈。

    “郑将军,那些洋人怎么样了?全都离开了没有?”

    “大人,那些洋人并未全部离去,除了相关的武装人员,相继离开东南海域,留下的那些洋人,不管是商人,还是传教士之类的,全都交出了各自的火器,待在了原来的住所,在这段时间里。整体而言,他们的表现还算老实。”

    郑芝龙做出回答之时,忍不住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彼得·奴易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