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构图

    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构图 (第2/3页)

、州县的主政官员,也有着相应的提升,知府、知州和知县定为正三品、正四品和正五品。”

    “同时,都察院也下派官员,到省、府、州一级,分别担任相应的要职,组织和构建都察院的分院,专门用于监视地方的官员,有没有贪污受贿,有没有违法乱纪。”

    ......

    在这个时候,众人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理会崇祯说什么了,完全震撼于架构图里面的内容,总督和巡抚形成定制,重新恢复行省制度,以及三司的官员或升或降,等等。

    相比于这些,众人更加震撼于,构架图里面的内容所蕴含的理念,所代表的意义,军政完全剥离开来,官员的官阶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权力也遭到了同样的削弱和分散。

    别得不说,就拿总督和巡抚来讲,虽然官阶很高,比相应的知省和知府高上一级,但却无权插手地方的政务,只有监察之责。

    即便是知省和知府这样的官员,权力不再像过去那般大的没边,几乎是犹如土皇帝的存在,单单是都察院、户部、吏部下派的同级官员,以及三司的各个主政官,就可以与其平起平坐,形成掣肘,彼此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知省,还是知府、知州等这样的官员,再也无法大权独揽,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般,可以随意地任免一些职位。

    而且,崇祯还提出了开会制,每逢重大事件,都要进行相应的商议,只有多数人同意,才可以实行,即便主政官员一意孤行,行使拍板权,日后出了问题,就必须背负责任,出了人命,以命抵之。

    尤其是,皇上还制定了百姓代表制度,由下而上的监督官员,更加使得官员不敢随意而为。

    渐渐地,大殿里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沉重了起来,给人一种近乎于压抑的沉闷感觉,而在这个时候,周道登率先开口了。

    “皇上,老臣赞同这样做,进行吏制改革。”

    说话之间,周道登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