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触即发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触即发 (第2/3页)

呃住了他的脖子,让他无法自由呼吸。

    黄益民的叔叔留过洋,是最早的飞行员。

    受叔叔影响,他喜欢上了和飞机有关的一切,高中毕业后,在叔叔的帮助和举荐下,出国学习,成了和叔叔同一所学校的师弟。

    不过,他在那里,没有迷上翱翔蓝天的刺激感和自豪感,反倒对密密麻麻的电路图一见倾心,对动力装置、起落装置如痴如醉。

    学成归国后,他在马尾飞机制造处干过,身为一个爱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从学生时代的志向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在强国兴国上。

    对RB鬼子的仇恨,从二十一条开始萌生,中间经历五卅惨案、炮击大沽炮台、“三一八惨案”、“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播种在黄益民心中的强国愿望越来越强烈。

    但是,他和叔叔不相同的一点,是两个人的政治抱负不全相同。

    他喜欢看进步书籍,和教授、学生、爱国青年交往广泛,受他们影响深远。

    他甚至在上海和进步人士协商过,想去苏区航空局看一看。

    这一点,成为上海站特务处紧急抓捕他的理由。

    出来前,他被人警告,老老实实呆在洛邑陆军医院,否则性命不保。

    几天了,医生、护士、病友,来过他病房的每个人,他都在心里猜测哪个是上海站安插他身边的影子。

    可惜,他对电路图、各种飞行装置一看就懂,但对揣测人心,经验太少。

    面对李炳毅的询问,他不敢回答。

    这种不同寻常的沉默更加激起所有医生的猜疑和恐惧。

    只有唐棠,从田春华的眼神中看到了异常。

    她向后扭头,门口站了其他几个病房的军官,其中包括隔壁的张本同。

    两人四目再次对在交锋。

    双方不约而同选择了漠视对方,谁也没把谁的眼神看在眼里。

    但是彼此的漠视中,却带着两人都异常熟悉的子弹将要射入脑颅的迫切危机,惊心动魄。

    是他。

    是她。

    两人同时确定了一个事实。

    不知隶属哪方的自己的对手。

    一触即发。

    张院长回到办公室,疲惫、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