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昏君2

    083 昏君2 (第3/3页)

   但凡事都有利弊,洪涛用雷霆手段震慑了后宫,从此之后也就无法再装乖宝宝轻易获得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贵太妃、太妃们的支持了。

    原本一团和气的后宫瞬间温度降到了冰点,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推说身体不适整日闭门不见,其他人见到洪涛脸上也充满了戒心,即便笑容里都带着距离感。

    公元1606年,景阳二年,随着春天接近,闹哄哄的朝廷和地方官场随着一纸《推恩令》的正式下达逐渐恢复了平和。该上任的上任,该罢官的罢官,该升迁的升迁,有人笑来有人愁。

    在这次朝堂较量中东林党人大获全胜,总共获得了五十多个地方官员名额。而风头正盛的浙党则一败涂地,获得的名额不到十个。

    同时他们还有个巨大损失,内阁首辅沈一贯以身体不佳为由提出告老还乡,景阳皇帝亲自进行了劝说无果,只能批准了辞呈。

    为啥会是这个结果呢,洪涛也不太清楚各派系内部的详情,不过按照过程和表现推论责任大多在沈一贯身上。

    做为朝堂上势力最大的官员派系,沈一贯在削藩问题上始终也拿不定主意,结果又祭出了老招数,以不变应万变。打算等着别人先去踩雷,最后捡便宜。

    可惜这次他算错了,就在浙党官员谁都不表态时,李贽所代表的泰州学派官员先举起了支持皇帝的大旗,结果外察官员名单上立马就多了十个红圈和十个黑圈。皇帝批准了部分官员的升迁报告,同时还有部分官员遭到了贬黜。

    放在外行人眼中这种举动太正常不过了,官员的考核报告都是吏部和都察院做的,皇帝无非就是最终审核下,谁该升谁该降谁该滚蛋回家自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满朝文武可不会这么想,他们看问题从来不看表象,总是要深究的。于是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获得升迁的官员要不就是李贽的学生,要不就是泰州学派认同者,无一例外。而被贬黜的官员分属齐楚浙党、东林党等官员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