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课

    第三章 上课 (第3/3页)

    翁同龢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皇上不嫌弃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微臣定当全力以赴效忠皇上,鞠躬尽瘁。”

    光绪听此,也是知道拉拢翁同龢已经成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随即笑道:“哈哈!老师严重了。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

    光绪与翁同龢对坐,颇有一副对簿公堂的样子。

    只见光绪开口道:“老师,如今朝廷格局你怎么看?”

    翁同龢答道:“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只有恭亲王稍能对抗。”

    光绪:“那我又如何与恭亲王结盟,对抗慈禧太后呢?”

    翁同龢说道:“当今之计,唯有忍。”

    光绪也是有些惊讶与好奇,说道:“老师,何忍?”

    翁同龢摸了摸胡须,分析道:“其一皇上年幼;其二慈禧太后权重;其三恭亲王不见得能斗得过慈禧太后。所以,待皇上到了亲政那个年龄。在谋权也不迟”

    光绪觉得翁同龢讲的有道理,但自己可是知道的,俩年后的中法战争自己不掌权的话又是一段屈辱史呀。

    在自己手中发生的屈辱史,自己绝对忍受不了的。

    但翁同龢说的并非全错,随即也是点点头。

    光绪从怀中拿出三张纸条,放入三个锦囊中。

    递给翁同龢,说道:“老师,拜托你一下躺。麻烦你把这个交给我父亲,记住一定要当年交到他手中。”

    翁同龢虽好奇皇上在纸条上面的内容,但早就深入骨髓的君臣关系还是让他听从光绪的话。

    翁同龢点点头,说道:“我一定送达。”

    光绪见此,再次从怀中拿出俩个锦囊。这个也不装着,递给翁同龢说道:“这个,你帮我给到恭亲王手中”

    翁同龢脸上疑惑不已,刚刚皇上不是答应自己暂时先忍吗?为何会想到联系恭亲王呢?

    光绪也是看过翁同龢的疑惑,解释道:“这次是打个眼熟,让他知道有我这个人。”

    翁同龢眼神一凝,随即莫言点头。

    ……

    没一会,书房内就响起了少年读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