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王五常: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第二十九章 王五常: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第1/3页)

    .dushuzu.com  读书族更新">快

    那姑娘道:“客官稍等,我家姑娘的题意马上便到。”

    我家姑娘,原来这递茶的姑娘不是茗兮啊!这跟随递茶的姑娘都如此国色天香了,真不知作为花魁的茗兮姑娘会有怎样的姿容。费一流只觉得越发的有韵味了。

    不一会儿,那姑娘玉步轻摇:“茗兮姑娘说了: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请问几位,茗兮姑娘名字中的茗字是什么意思?”

    水先生不假思索,道:“茗字,便是茶的意思。陆玑在《毛诗?草木疏》中写道,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水先生博学多才,俺佩服。不过俺以为,这茗字,上方是个草头,下方是个名流的名字,这个字的意思,便是指如今这世风日下,官场险恶,小人得到,让多少名流,不得已藏在这蓬草之下,不见天日,甚至于,”顺水子想说些什么,突然又改了口,“或者是怀才不遇,只能寄情山水,玩弄花草啊!”

    “水大哥所言倒是颇有些新意,虽然不是出自四书五经,但的确可圈可点啊。”水先生道。

    那姑娘道:“几位客官还是勿谈国事的好——佳人伴佳茗,茗兮姑娘的题目便是,以这茗字,吟诗作赋,体裁、篇幅均不限。”

    原来这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明朝皇帝为了统摄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也绝不少见,尤其在洪武时期为甚。科举制下,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统摄了中国国民特别是中国文人的思想 500 多年。成祖之后,一些皇帝沉湎享乐,文化环境更为宽松。王阳明提出了“心学“,即“心即理““致良知“,使文人学子们“一时心目俱醒”。晚明时,江南文人们更是“率性而行“,沉湎于清雅,他们要过一种闲适,清雅又衣食无忧乃至有点奢侈的生活。浪漫的茶文化显得独具时代魅力。而与此同时,晚明文人狎妓之风盛行,或遨游青楼或醉眠伎馆,或挟妓走马或自蓄声伎,舒放性灵,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