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活该……

    第1245章 活该…… (第2/3页)

岁末年初的这种交易周期大节点,股市波动在某个小范围内,结果,一场阪神大地震把一本西部的大都市圈和工业商业港口中心,摇晃得稀里哗啦,股市哪里还稳得住!

    简而言之,尼克·李森一通骚操作,让巴林银行亏损了十四亿美元,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巴林银行自有资本的两倍,基本上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

    在高弦看来,巴林银行落得一个如此戏剧性的凄惨下场,实在太活该了!

    首先,香江期货交易所比星加坡期货交易所成立的时间还早,高总裁把香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带到了全球第三,这么好的平台,巴林银行竟然选择星加坡做为亚洲的交易分部,什么意思啊?那么多国际金融机构都对香江国际金融中心充满信心,就你巴林银行特殊?

    其次,在这场灭顶之灾里,巴林银行本身的机制问题,要比尼克·李森的胡作非为,责任更大。

    实际上,在上个世纪里达到如日中天之际,春风得意的巴林银行因为冒进地认购南美洲那边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股票,也摔了大跟头,好在英格兰银行牵头援救,把它拉了起来,自此巴林银行的作风转为谨慎,比如直到上个十年的一九八零年代,才通过收购一家英国证券经纪公司,切入股票市场。

    按照常理来讲,巴林银行如此谨慎,不应该出尼克·李森这种天大的纰漏,可偏偏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巴林银行的高管层愚蠢得如同不懂行的门外汉,巴林银行的审计形同虚设……

    诚然,金融衍生品交易复杂,一个交易员每天搞出成百上千笔的交易记录稀松平常,哪笔亏对应哪笔赚,以及当中的交易策略,确实不容易理清,但大家都能把风险控制做到位,何况星加坡期货交易所还提出了,对尼克·李森那个藏了无数猫腻的“幽灵账户”的疑惑,巴林银行的伦敦总部就是毫无察觉。

    在这种情况下,巴林银行不死对不起竞争激烈的金融这一行啊。

    对于尼克·李森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最开始可能会忽悠住不少人,但随着尼克·李森的小动作越来越多,肯定不止高弦一个人看清其真面目,毕竟,这个圈子里的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