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左顺门训话

    第10章 左顺门训话 (第1/3页)

    太子是储君,储君代表朝廷和百姓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的安稳。从朱寿出阁进学开始,四面八方的人默默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可从太子殿下和首辅立下赌约开始,这种观察的举动已经从暗地转为明面。不论是内廷还是外朝,太子出了书房后的言行举止都被记录在案。比史官记录弘治帝的起居录还要详细。

    勋贵武官殷切希望太子赢得赌约。大明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被文官和监军压得抬不起头。如果储君对军队有强烈的兴趣,他们或许可以重拾大明开国时的辉煌。

    而文官的感情最复杂。

    温和派觉得太子敏而好学是好事,太子知能善用也是好事。可为何太子好学兵法,善用工匠?

    激进派的数千封奏章堆满御书房,开创大明建国130年之最。各地骂声一片,甚至有学子组团上万名书。

    士农工商是千年来的传统,匠人和寒窗苦读十年的士子同朝为官,是对士人阶级的最大侮辱。好不容易让皇帝陛下松口裁人,太子殿下又插了一脚。‘匠人如果用得好,能造福天下百姓’,那要士子何用?

    弘治帝和内阁压下所有的声音。他们想看朱寿如何处理。赌约未开始,反弹声此起披伏。胆小的人怕是会被吓哭。

    锦衣卫、东厂在皇帝的授意下,把各地的民意递交到文华殿,让太子过目。早朝专门照顾他的太监萧敬,时不时跑东宫传递最新消息观察他的反应。

    朱寿得知一直提醒他的人是萧敬后,差遣他做了不少事。谁让这位大太监活到90岁高龄,朱寿说不出的羡慕、妒忌、恨。

    首先他让萧敬办了张‘朱寿’的户籍资料,然后用朱寿的名义开办‘内行厂’。正德朝与东西两厂并称的内行厂,被他恶趣味的套在一家商行的头上。

    更恶趣味的是,他指定刘瑾负责内行厂。便宜老爹执意要祭葬李广。在阁老们的大力反对下,祭奠仪式被取消,李广被高规格下葬。因为李广被遣散四处的内侍们重新回宫,刘瑾也跟着回来。

    朱寿把人要了来,让他在离东宫最近的保大坊,花重金买下一大块地,作为内行厂所在。购买的银子,全部来自于李广受贿的缴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