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闹剧开幕(第二更)

    第130章 闹剧开幕(第二更) (第1/3页)

    太祖设立都察院和六科广开言路,为朝廷耳目、掌国家法纪,是朝廷的秤砣。言官上可约束帝皇,下可弹劾阁臣。

    言官可能是锋利的剑,也可能是猪队友。

    李东阳真的萎了。九成的言官进士出身,六成的进士出自南方。他事先想到言官会兴风作浪,可没想到他们会飞蛾扑火。

    冲动易怒的太子得知朝臣逼迫陛下下罪己诏会如何?李东阳不寒而栗。

    虽然河套凑不齐30万人的粮食;虽然刘瑾在山东挑选灾民的行为拖拖拉拉;虽然最近内行厂的货物只接受粮食折价支付。但太子的安静,儿子的音讯全无,让李东阳如芒在背。

    联想到太子殿下的丰功伟绩,李东阳脱离猪队友提前上岸。

    面对弘治帝的问责,李东阳早刘健一步出列,“若陛下的‘罪己诏’能带来百万石粮食救助灾民,到也无不可。如今筹粮才是重中之重。”

    弘治帝脸色稍霁。

    刘健眼皮一跳,附和李东阳。

    谢迁心里百转千回,开口提议,“微臣建议可从海中筹粮。微臣见宝船从海中捕获海鲜,发放灾民果腹。海中鱼虾无数,放开海禁可以解无粮之忧。”

    弘治帝冷笑,看来沿海严厉的禁海举措让即得利者跳脚。

    成祖时期,大臣借皇宫火灾阻扰郑和下海。成祖刚过世,大臣便上奏罢宝船。此后每有皇帝希望复辟海外朝贡,都被大臣抨击为满足私欲。背地里有人走私海盐贩往日本获取金银。这是把老朱家的皇帝们当成二愣子!这口气怎么可能轻易咽下。

    “朕已让工部都水司打造宝船,由御马监负责定期出海捕鱼接济灾民。”弘治帝咬定不松口。

    谢迁皱眉。

    吏部右侍郎吴宽谏言:“景泰年间曾用纳监捐官筹措税银,可效法之。”

    “此乃饮鸩止渴之举,切不可为!”吏部尚书屠滽坚决反对,“纳监捐官使‘商而士、士而商’。而‘为士子者,知财力可以进身,则无往而不谋利。或买卖,或举放,或取之官府,或取之乡里。’”

    弘治帝点头赞同:“屠爱卿所言极是。”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