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那不是入侵

    第297章 那不是入侵 (第1/3页)

    朱寿眯起眼睛,用不善的目光瞅向众人。

    吐鲁番,光这个熟悉的地名就注定属于华夏,怎么可能让给他国。别说吐鲁番,叶尔羌汗国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华夏的!

    玉自古以来受到华夏人的追捧。从祭天礼器到身份的象征,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叶尔羌汗国的于阗盛产和田美玉,朱寿眼馋了很久。

    保国公被充满恶意的眼光看得浑身不自在。估计是太子类太祖的话听多了,他打心里把太子视作太祖来对待。三位阁老的遭遇证明了他的眼光正确。他十分庆幸没听项忠的忽悠暗中搞事,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和太子一边。

    “殿……殿下,”保国公定了定心神,“锦衣卫发现安南使者与白莲教暗中联络。我等唯恐安南会在南方制造事端。南北两线作战已是兵法大忌,如果西线同时开战,其中一方的失利会影响整个战局。”

    “其中一方指的是吐鲁番?”朱寿抱臂冷笑,“保国公有什么证据指出远征军打不过吐鲁番和叶尔羌!”

    保国公很可耻的怂了。他宁愿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军死战,也不愿意和太子打口水仗。文官们难有一胜,何况是他们武官。

    老将们也是这么认为,一致把刘大夏推出来。

    太子把兵部划入文武双职的范畴,兵部成为文武官员沟通的桥头堡。进士出身的兵部官员,没少代表武将和文官交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秀才和秀才交谈就没多大阻碍。尤其是扯皮的事,武将们再也不会吃亏了!

    刘大夏搜肠刮肚组织语言:“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远征军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作战,无法长期间保证武器和粮食的充足。又临近年关,士兵们思乡心切。吐鲁番当地百姓一定敌视入侵家园的远征军。”

    话音刚落,朱寿像遭受了晴天霹雳一样,睁圆眼睛,张大嘴巴倒抽一口冷气。

    “刘大人,您可是军机处大臣、兵部尚书啊!这就是您的军事素养吗?您让本宫如何放心把指挥军队的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