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2章 不考不行

    第0902章 不考不行 (第2/3页)

悠的走在街道上,感叹着物是人非,熟人一个个老去、死去。

    回到宫里以后。

    杨七待在了御书房,谁也不见,闷了一天。

    一晃。

    两个月时间悄然而过。

    新一期的科举如期举行。

    一切都顺风顺水的。

    杨七也没在殿试上出幺蛾子。

    大家皆大欢喜。

    然而。

    当考中进士的榜单张贴了出去以后,盘踞在燕京城的读书人们却炸锅了。

    南榜出现了!

    何为南榜?

    熟悉科举的人都知道,那就是榜单上面考中进士的人,全部是南方人。

    这就是南榜,上面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北方读书人彻底炸锅,他们结伴在一起,四处奔走,扬言科举弊案。

    燕京城被闹的乌烟瘴气。

    在关键时刻。

    杨七顺应民意而出,严查了此事。

    然后就查到了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副主考,皆是南方人,他们虽然没有收受贿赂,可是却拥有私心,录取了南方读书人,一个北方读书人也没有取。

    于是乎,杨七再次举起了屠刀,一口气杀了数百位官员。

    此后在文官们请命下,换成了北方的官员担任主考。

    然后,北榜也出现了。

    北方的官员,录取了一片北方读书人,一个南方读书人也没有取中。

    南方读书人不愿意了,也开始闹腾。

    杨七再次举起了屠刀。

    ……

    如此往复,什么南北榜、什么科场舞弊、什么泄题。

    凡是能跟作弊挂上钩的,在科举场上就没停过。

    杨七当然也没停止过杀人。

    等到朝堂上为科举摇旗呐喊的文官们反应了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盟友已经屈指可数了。

    他们就算再傻,也知道被杨七算计了。

    毕竟,弊案发生一两次,就已经顶天了。

    所有的弊案接连发作,那就有猫腻了。

    乾元殿上。

    历经了八次科举以后。

    杨七看着朝堂上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为科举摇旗呐喊的文官们,满意的笑了。

    现如今,儒家大势已去,以后燕国境内,就再也没有儒家,有的只有儒学。

    不过,剩下的这小猫三两只,杨七也不打算放过。

    “科举乃是为国论才大典,弊案频发,让朕很生气。贪官污吏朕要惩治,狠恨的惩治。但是这科举却不能停。国朝论才大典,乃是为朝廷遴选官员的必要途径。唯有不断的取士,取贤士,才能定国安邦。

    诸位爱卿以为,谁当认下一届科举主考?”

    在杨七虎目注视下,文官们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臣保举李大人,李大人乃是前朝太平兴国七年的榜眼……”

    “陛下!臣不行,臣不行,臣有头疾,臣觉得王大人最合适,王大人乃是……”

    “臣也不行,臣老母病重,臣要侍奉床前,臣推举张大人……”

    “……”

    到了这个时候,这帮子文官们也顾不得脸皮,他们互相推诿着,丑态百出。

    杨七就冷冷的看着他们表演。

    直到他们演累了,他才缓缓道:“诸位爱卿不必哄抢,这一科错过了,还有下一科。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

    文官们浑身一颤。

    有人撑不住了,大声哀嚎道:“陛下饶命啊!”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开口讨饶。

    杨七冷冷的环视了他们一圈,“不考不行!当初,可是在这乾元殿上,你们一起上书,逼迫的朕重开科举。朕答应了你们的要求,重开了科举。

    如今你们却纷纷不愿意担任主考官。

    你们是当科举是儿戏,还是觉得朕是你们可以随意糊弄的顽童?”

    文官们吓的肝胆俱裂。

    有人哀嚎着,“不考了不考了,臣再也不提开科举的事情了,求陛下饶过臣。”

    “臣知错了,求陛下收回成命……”

    “……”

    为了活命,他们什么祈求的话都说得出口。

    然而,他们越是如此,杨七就越不想留下这群草包在朝堂上。

    终于有聪明的人,看出了杨七的意图。

    他快速的出班,摘下了官帽,放在了地上,躬身三礼过后,喊了一声。

    “臣乞骸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