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弦理论的宇宙

    第188章 弦理论的宇宙 (第1/3页)

    “总议长,科学家们那边给出的解释是,弦的稳定性。”

    议长解释道:“弦有11维,10个空间维度1个时间维度。

    10个空间维度的振动方向,再加上弦的振动频率,这个组合可以说是无穷。

    但并不是每种频率每个空间方向的振动都能稳定下来,表现出物质粒子和时空的特性。

    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是弦在7个维度方向以某种频率在振动,但这个绝大多数的振动都不稳定,只有最为稳定的几十种模式才形成我们观测到的基本粒子。

    引力子,虫洞粒子以及超光速时空粒子这些时空类粒子,则是弦在3个空间维度振动形成,其中最为稳定的几种才表现出来构成了时空。

    其他的超光速快子类粒子,则是从1到5个空间维度不等的振动形成。

    这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那就是暗物质,暗物质是弦在6个维度方向振动表现出来的物质。

    空间维度中有一个特性,弦在大于等于6个空间维度方向振动诞生表现出来的粒子,就会表现出物质特性失去超光速现象。

    小于6个空间维度诞生表现出来的粒子,那就是永远处在超光速状态。

    除了寥寥近百种振动和频率组合比较稳定诞生表现出粒子外,其余的弦振都无法稳定,也就无法表现出粒子和时空的形态。

    这近百种稳定组合科学家命名为弦率,当弦率的振动以及频率反过来和原先的弦率成正交,则是形成对应粒子的反粒子。

    比如电子和正电子的弦率,则是刚好正交,互相接触会相互湮灭。

    这是弦形成粒子和时空的过程,粒子的组合以及物质和时空的关联,则涉及到弦率的共振。

    并不是所有粒子和时空的弦率都能相互共振。

    比如中微子的弦率,它一旦稳定诞生出现,就几乎不与任何一种弦率形成共振联系,所以能穿透千米厚的铅层也不受影响。

    比如上夸克下夸克的弦率,这就像是一对对缠绵的情侣,时刻都不愿意分开,自然状态下永远保持共振状态。

    并且它们的共振还形成了另一种弦率,那就是胶子。

    上夸克和下夸克的弦率共振形成中子质子,中子质子的弦率继续共振形成原子核。

    而原子核的弦率,则又能和电子的弦率发生共振,相互共振形成原子。

    各个原子的弦率相互共振则结合成分子,随后形成我们看到的种种物质。

    共振环节和次数越多,这种共振状态就越不稳定。

    所以分子层面的化学反应比原子层面的反应要简单容易,中子质子比较多电子比较多的重原子也比轻原子更容易被打碎。

    这是物质层面的,时空层面的粒子就比较少。

    虫洞粒子只和时空粒子相互共振,超光速时空粒子则跟夸克之间的胶子一样,只在虫洞粒子相互共振中诞生,并只与虫洞粒子共振联系。

    唯一特殊的就是引力子,引力子是3个方向的弦率,物质粒子是7个方向的弦率,而物质弦率却都包含了引力的弦率在内,引力子的弦率是物质弦率的基础

    这导致了引力子时刻在和物质弦率发生共振,所以除了特殊的跳跃现象外,引力子的传播速度无法超越光速,同时物质越紧密物质越多,引力子就越强烈。

    整个宇宙的物质时空,都是弦振动和频率的稳定形成了物质粒子和时空,随后弦率的共振再加上1个时间维度表达物质和时空的运动,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宇宙。

    反过来看,整个宇宙时空,都是奇点爆炸后诞生的弦能。

    所谓的物质,所谓的时空,所谓的能量,都不过是弦的100多种稳定性振动,以及这100多种弦率的相互共振,再加上1个时间维度形成的。

    用弦理论解释我们的科技,我们只不过掌握了弦率的共振,能让各种物质和时空的弦率相互转换,这就是我们的大一统理论,和应用到实际的时空能量引擎。

    而弦率的稳定诞生,弦率之前的纯粹弦能,我们并没有掌握了解。

    如果能掌握弦率的稳定诞生和掌握弦能并应用到实际,我们就能逆转这个弦共振的过程,所有物质和时空都能化为弦能,最终超越物质时空的层次,突破当前的科技屏障!”

    说到后面,这位议长神情万分的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