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诏书

    第三十六章 诏书 (第1/3页)

    “启奏陛下,车骑将军近来多有所败,镇北将军更是在楚州狼狈而退,我军出师之日已长,师老而兵疲,臣恳请陛下下诏退兵。”

    “陛下,我军撤退,皆是因为当初沭国与我们的约定没有实施,沭国震于晋国的威势迟迟不敢动兵,原先利用沭国来牵扯住一部分晋兵的算盘落空,致使晋军的注意力转向我军,而屈将军亦因大意被敌人所趁。陛下,我楚国十年之中从未如此大规模的出师,而此次北伐亦是集全国之所愿,若无功而返恐失众望。”

    “陛下,北伐迁延日久,晋国南边的三个州人心已定,百姓思安,再相持下去恐百害而无一益。”

    “陛下,目前之中能够出师的只有赵国,可派一个人前去与赵国结盟,相约一起出兵,事成之后共分晋国。那时,由赵国在东边吸引住晋国的兵力,而我军则有喘息之机并攻占城池。”

    “嗯,爱卿所言极是,既出师则不可无功。即可拟一道诏书给屈英让其坚守不要出战,再者,兵部马上另派人马前去增援。由中书省推荐一人前去赵国,约期出兵共伐晋国。”

    ……………………………

    “陛下,楚国有一人前来出使,现在居住驿馆之中。”

    “众位爱卿以为楚国此举有什么含义?”

    “陛下,无非就是为了楚国北伐连连失利,想让我们出兵助他们一把。臣以为楚国此次出师无功,前不可进,后不可退恐为天下笑,因此楚国必定会增兵继续北伐以证明楚国十多年来治国之功效。陛下可答应下来,让楚国与晋国继续争斗,我们作壁上观,待其两国疲敝,我赵国可威加于任意一国,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割地来示好我们?若是有一方得胜,我们可趁此攻击失利的一方。”

    “此言虽然有理,然其中之事大多都会有所变动,到时楚晋两国都会与我们结怨。陛下,不妨明日在朝堂之上听听楚使是怎么说的。”

    “仆射之言,传楚国的人明日觐见。”

    第二天,楚国使者在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