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讨论

    第四十八章 讨论 (第1/3页)

    改革是在当时环境下处于困境的时候由由统治者发起的一场运动。发起的人在当时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因为一场改革是否成功要受到考验的,如当时统治阶层中保守派的阻挡、在未来历史中的远瞻性问题。比如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王安石的变法在当时不仅受到保守派的阻挠,还因“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受到政治异见者的排挤打压。说道远瞻性问题,战国时期的商鞅也可以算的上一个,看透当时的局势(当然在此之前,秦国已经将黔、蜀收归囊肿了),调整经济与行政制度,在保证衣食住行与办事方便的基础上,抓住人永不满足的心理,改革军功制度。所以改革又是“潮流”,一种统治阶级在维护自身利益前提下,忽悠百姓的一种政治作为。改革是永不停息的,一种制度不可能适应所有的社会环境。

    话说,姬礼看到自己的老爹快不耐烦的时候,向前大声说道:“父皇,此事众人争论不下,儿臣以为就暂且打住。”晋帝听到这话心里不自觉的轻松下来,高兴了起来,就要说话。可谁知道,这只是姬礼暂时性的停顿,只听他继续说道:“但此议是非未明,而父皇作为一代仁明之主,不应立刻就将此议作废。儿臣恳请父皇下令让全国四品及以上官员上书参与讨论。以示父皇之贤明。”

    晋帝听到这话之后,也没法不答应,万一说个不行,那岂不是说自己不够贤明,上的台阶高了,就会感觉到高处的寒冷。老爹这一答应不要紧,可把在下面的姬岳给气坏了:全国四品以上的人有几百个,老爹你可倒是啥活也不用干,只吃喝玩乐就行了,我不得累个半死啊。

    尽管中书省由吴温掌管,但是皇帝的命令自也只能拖上那么几天,到头来还是要发的。而那些在京城中人,不论反对的还是同意的,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