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粮食法令(下)

    第二章 粮食法令(下) (第1/3页)

    但是此时此刻,在寿张县的何志也却没有这么潇洒,粮食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如今寿张县的办公地点已经改在原县衙,还在对面修了附属办公大院,地方扩大了一倍以上,各职能部门都能塞得进去。

    目前而言,虽然粮食充足,但是流通不够,如果没有之前的粮食征集政策的话,那么大的粮食都会被农户囤积在手里面,而不会卖出。小农经济具有其脆弱性,所以农户们都热衷于囤积粮食,如果不是何志也强买强卖的话,谁也不将多余的粮食卖出。这种脆弱性根据地表现为黄河历年的侵袭,在其他地方,尤其是江南表现为大地主的扩张。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雷霆手段,何志也在各管各社都设立了专门的粮食账簿,并且加大人力对粮食产量进行监控,确定自己能够拿到多少粮食。

    对粮食产量的监控是一切粮食政策的基础,如果不能大致了解自己治下的粮食产量,那么征收粮食的政策随时会变成一场浩劫,幸运的是,何志也手下已经有了一批熟练掌握乘法的人,估计的数字虽然非常笼统,但总比坐在县衙里异想天开要强得多。

    根据地六县总共有二十三万亩耕地,去年秋季收粟四十万石以上,税收一万一千五百石粟米,而强制购买的粟米高达十二万石。

    今年夏季,预计收麦二十八万石上下,税收大约为六百九十石麦子,而根据目前各县县城的粮食缺口,强制购买的数量应该达到六万石以上。

    一想到这个,何志也就心如乱麻,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已经引起了中农的不满,尽管何志也给出的价格并不离谱,但是农民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售卖更合理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由于寿张县县城本身涌入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粮食缺口巨大,收买得来的粮食全部用来满足本地居民,而不流入整个山东的粮食市场,实际上周围地区的粮价确实要比收购价更高一点。尽管如果何志也停止实施该政策,重新组织地主,让粮食流出的话,整体的粮食价格会迅速下降,但是农民们并不理解价格规律,他们看到的是,何志也在用低廉的价格购买粮食,土地是我们的,粮食却是你们的。

    何志也感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