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关于暂时放弃沂州和保卫根据地的两个文件(下)

    第八章 关于暂时放弃沂州和保卫根据地的两个文件(下) (第2/3页)

野狐岭一样被敌军分割包围在山地中,只能趁现在敌军合围未完之际大举后退。

    “是啊,也许不得不放弃沂山了。”潘正看着沙盘,祝东风带着材官队员们一个个标出敌军所在的位置,蒙古人正在不怀好意的打出镰刀收割的攻势。如果两天之内再不撤退的话,敌军就能切断沂山的补给线,并且轻松的分割包围太平军,野狐岭惨败的事实将在这里小规模地重现。

    “我们不能学独吉思忠他们,该撤退的时候还是要后撤的,既然撤退,就要大踏步的后撤,我们不求坚守在沂州和莒州之间的任何一座山头,直接退往蒙山、莒县一带。”

    然而当高俊升帐议事,提出这一点时,赵昉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守国在德不在险,现在后撤,沂山附近的群众又要撤入山寨之中,这样的日子大家早就受够了,一旦有所不测,百姓们可能会转而支持蒙古人。”

    这个说法让大家有些惊讶。“百姓怎么可能抛弃我们,去支持残暴好杀的黑鞑子呢?”

    “可一旦撤退,那就不是百姓抛弃我们,而是咱们抛弃百姓了。”赵昉的意见非常明确:“自古国无信不立,如果我们选择撤退的话,就是自失百姓,百姓们自然要寻找另一个能够保护他们的人,蒙古人虽然残暴无德,但是武力正盛,一旦他们稍学中原礼仪,难免百姓归附以求脱戮。”

    在下面争论的时候,高俊也在沉思。赵昉所说的没错,根据地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蒙古人攻破,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在教材里,我们总是批判某位外国顾问“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战略,导致了人民军队面对强敌的巨大损失,进而造成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然而,没有说的是,在那次反围剿之前,就连那个人也不再支持内线作战了。

    那个人、外国顾问以及二十八个半都看到了同一个问题:内线作战虽然为人民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是敌军兵过如梳,所过之处无不残破,百姓们分到土地自然是好,但如果分到土地的代价是每年都要被光头兽军抢劫一遍,那么也许他们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