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山东的抗蒙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上)

    第九章 山东的抗蒙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上) (第2/3页)

山、莒县等方向移动,各路部队时不时的会遇到蒙古的追击人马,双方爆发激战,有不少太平军在撤退途中被敌军打败,甚至于人马溃散。

    铁木真从南线发动进攻的时候,也在注意探听北线的消息,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济南一带民变实在太多,蒙古人始终不能抽出兵力来对抗金军各部,而完颜合达也听从了高俊的命令,留下精锐部队坚守益都府,而本人率领主力退入鲁山、方山之中,蒙古人包围益都府就要牵扯很大一部分兵力,已经无力继续向前进攻。

    但是义军的处境也不好过,蒙古人多路绞杀。他们本来想向南挺进与太平军汇合,但是却在小清河一带连战连败,损失上千。安仁镇一战,数万义军被蒙古骑兵一战冲垮,损失巨大。

    无奈之下,赵永只能取消原定计划,与田匡商议之后,转而率军北上,准备突入到河北境内,与蒙古人再战一场。

    在德州,义军数路大军分道北上,与留守的蒙古军队展开激战,东路军、西路军先后被蒙军击溃,残兵败将满山遍野,只有田匡与赵永亲自指挥的中路军终于排除万难,击退了正面的蒙古军队,率军涌入观州一带,在河北继续坚持抗战。

    高俊率领主力人马刚刚到达莒县与何志也会和,就得知身后已经出现了蒙古骑兵,他们刚刚在沂南一带打垮了原本也要向这里靠拢的唐太平部。

    “从沂南县翻过一座山头就能到达莒县,这可怎么办?”部将们吃了一惊,赶紧派人去探查敌军的人数。

    “这是由察合台所带队的蒙古人,粗略数一下,前军就有近三千人之多,后面应该还有军马。”龚成亲自带人去探查,得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目前敌军还在对唐太平不穷追不舍,而唐太平大概害怕主力部队暴露,不敢往高俊这里靠拢,而是率军北逃。

    “唐太平真是好样的,咱们不能窝在这里当缩头乌龟。”郭延嗣等人急忙向高俊建议:“咱们立刻去与唐太平会合,共同坚守。”

    但是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僧虔主张应该率军从背后截杀察合台,使敌军大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