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三年

    第七章三年 (第2/3页)

称呼为二叔的中年人笑了笑,道:

    “只是你现在就该相看着了,你可都十五了!”

    “咱们公孙家虽然是小门小户,比不得那些官宦人家,但也是有些规矩的,等闲人家也瞧不上眼,结亲方面更要慎重。”

    “要是你双亲还在,三年前,你母亲就该为你筹备,一家家挑选着,到如今也就差不多了·········这两家结亲,其中很多事情都有讲究,本不该是我一个大男人来跟你提,可族里如今连个宗妇都没有,剩下的几个都是撑不起门面的,唉!”

    他叹了口气,摇摇头,又继续说道:

    “罢了,我跟你提这些作甚!”

    “你现在年纪还不愁嫁,但也不小了,是时候为自己多打算一二,这一两年,你多留意下,有没有合适的。”

    “最重要的还是人品,门第最好别相差太大,低一些也可以,你嫁过去不容易吃亏,但是别想着嫁入豪门,豪门是非更多,你从小就是个老实孩子,受不了那种后宅算计的!”

    他说得恳切,倒也真诚。

    门当户对,在此时是一个传统的习惯。

    门第相差太大,夫妻之间从小养成的观念天壤之别,很难有真正的幸福。

    “我毕竟是个男人,不可能带着你去饮茶赏花,改天,我让你叔母,带你去扬州拜访些故友。”

    “扬州好,京都水太深,咱们家在扬州也有产业,也有些认识的人,等你叔母带你去赏赏花喝喝茶,多去几次你就熟了。”

    公孙家不是官宦人家,在京都有些人脉,根子上还是个经商的家族,在京都根本排不上号,能接触到的,也是一个圈子的人物,大多都是商人,或许还有些缺钱的小官小吏。

    在扬州,因为经商的需要,倒是置办了些产业,因为业务往来,颇有些熟人。

    “至于你的嫁妆嘛,族里商议过,把你母亲当初的陪嫁,都给你,还有你父亲留下的些旧物,最后族里给你打几套新家具,再公里头出三万两,外加五个庄子,老夫人那边呢,说是想念孙女,你回去看看吧,她也少不了私下给你一笔陪嫁,除此之外,族里头各家长辈,也不能短了你的··········合计合计,最后满六十四抬总是有的。”

    古代女子嫁妆六十四抬为一整数,称为全抬,也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