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彭韶的问题

    第209章 彭韶的问题 (第1/3页)

    彭韶的话刚刚说完,张超就不得不叹服,天下的聪明人就是多,虽然彭韶对股票这一新生事物不了解,但不妨碍他一眼就看透了事物的本质。

    张超斟酌了一下说道,“商人们既然愿意买入肯定有他们的理由,晚辈这就不清楚了。”

    彭韶深深的看了一眼张超,却转移了话题,“子卓这次来杭,听说是走的水路,路上可有何见闻?”

    张超就简单了说了说他路上的所见所闻,当然有些煞风景的事情他当然不会说,“不愧是江南烟花繁荣之地,果然是物阜人丰,可见我大明南直浙江两省官府治政之出色!”

    张超这样一说,在座的官员们心里都很舒坦,虽然也知道他在拍马屁,但是张超这样的名士的马屁可不是随便拍的。

    彭韶现在可以确定这个小鬼虽然是于少保后人,可为人却完全不同。虽然他是刚正的清官,但是他对张超这油滑的说法也不好说什么,更不能随便反驳,没必要凭空得罪人不说,他要做好差事也需要浙江官场的配合。

    既然知道张超是这样的人,有些话也不适合现在问,所以彭韶接下去就是与于冕吃吃喝喝,谈天说地,再也不理张超了。

    倒是省府两级的官员们问了很多张超医院和股票的事情,显然他们对这两者都很有兴趣。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大明朝真正的清官并不多,再加上许多人本来就广有家资,这些人有了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着铸成一个个没奈何放在家中,因为这是在沿海,商品经济相对繁荣,风气比较开放的地区。

    一般来说,最稳妥的收益就是买地,但是明朝的税收根基是自耕民,要是他们这些官员都拿着钱跑家乡买地,当地的地方官们不急眼才怪,毕竟他们也要考核的,你们把地买去了,又一点税也不交,他们税都收不上来,还怎么升官发财。

    此时还处在明朝中叶,官场还没有彻底堕落,所以官员们也要注意吃相,什么强买土地,高利贷这样有技术的活都要十分注意。

    比如张超,他买地只敢买一些荒地,然后慢慢开发,没办法,好地买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