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来年计划

    第300章 来年计划 (第1/3页)

    张超对操江提督的人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就跟着平安,孙老板等人一起回家了。

    又到了一年末,济世会年终总结开始了。现在济世会的规模已经很大。弘治三年南直隶丰收,张超的粮食生意规模相对小了一点,但是借助同刘瑾的合作,他们顺利的能够打开苏州市场,同时在太湖沿岸府县都有突破,济世会很是满意。

    棉花和棉布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水力纺纱和织布也有突破。张超现在已经布置工匠在研究蒸汽机,只不过蒸汽机现在还很不争气,张超很有耐心,有生之年能有突破就是万幸了。

    水泥厂规模扩大了好多倍,但是由于磨粉需要大量人工,成本还是居高不下,有没有人能够想出来球磨机,张超也不知道。

    张超比较关心的船厂已经生产了不少很成熟的船只,在福建林家和蒋琮的支援下,已经生产了好些条五百料的小福船,现在正在试着生产一千料和二千料福船。

    比较好玩的是他喊了好几年养殖珍珠,竟然真的有了点收获,反正继续花钱研究就是。另外还有很多小东西,比如有了酒精,风油精,香水这些很快就出来了。

    这一年来事业的突飞猛进让张超看清楚了明代工匠的心灵手巧,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教育,他们的经验往往只能口口相传,没办法整理流传后世,所以只要张超能够加强教育,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奖励和保障充足,他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收获。

    也是因此,张超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扩大济世学院初级教育的规模。现如今依靠他们吃饭的人口有几千人之多,他准备开办夜校,初级学堂让家丁,工匠,工人和他们的子女一起受教育,为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足够的人才。

    当然济世学院的规模也会相对扩张,所以弘治四年张超准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操作此事。他现在不缺少钱物,只缺少人,特别是数学人才,但这是整个明帝国的问题,他也只能一步步来。现在教材已经有了,人才总会有的。

    济世会其他人对于张超的决断已经相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