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谈崩

    第358章 谈崩 (第2/3页)

样朝廷还可以赚些利息,咱们何必操这份心?”

    张超这个主意包藏着祸心,看起来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但是张超知道皇帝绝对不会认可,皇帝可能被大臣忽悠,但是太监们不是傻子,这银子不在内承运库,根本就不是内廷能够说的算的。

    但是张超对杨旦这么说,这是他身为文官绝对的政治正确,杨旦当然很认可。至于张超说荡倭营要拿两成也好,三成也罢,杨旦都会答应,因为具体能收到多少,谁也不知道,朝廷这就是把这一块承包给了荡倭营,能收到多少需要看他们的本事。

    张超突然想起来什么,说道,“这次我出海到了鸡笼,见东番岛虽然荒凉,但是可耕之地甚多,我想请朝廷允许,招收一些老百姓去东番岛种地,所得也可以满足驻军花销。等日后汉人多了,也可在东番设官治理,如此岂不美哉?”

    杨旦听完,心中暗自摇了摇头,张超这是典型的以已度人,他以为朝中官员都是他呀,有谁会如同他那样胆大,都是进士了,还跑到海外去攻打海贼,在东番岛设官,老鬼才会过去。

    只不过张超想种地,招募人手,这倒是一件好事,谁让福建人那么多,地那么少呢。所以杨旦笑着点点头,“如此甚好。”

    杨旦这个时候十分艰难的问道,“子卓兄,你今年准备收多少合作银?”

    张超想了想,偏着头问道,“不知道晋叔是以什么身份来问我?是以朝廷大臣的身份还是以福建豪门的继承人?”

    杨旦无奈的摇摇头,“子卓兄,果然敏锐,想来你也知道小弟的苦恼。”

    张超点点头,表示理解,他诚恳的说道,“晋叔,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我的运河谈?在我看来,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这次荡倭营拦路收银,想必很多福建大族心有不平,对为兄也是一肚子怨气。”

    杨旦点点头,只听张超继续说道,“但是荡倭营收银之后,那些船只其后一年进出大海都有荡倭营的许可,现在朝廷也默认了此事,那么海禁就等于事实上解除了,如此一来,福建人就可以大批出海,如此前后比较,闽人能够获得的收益我看远大于解禁前。”

    张超这么一番解释,杨旦当然听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