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实话

    第33章 大实话 (第2/3页)

    “好,王公公,我们这就去。”李东阳满口答应。

    “西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盐引折半已经是底线了。”刘健说道。

    “哎,希贤公,你太着急了,皇上毕竟是皇上,咱们还是要给皇上面子的。”李东阳解释道。

    见到三位阁老后,正德冷笑着问道,“三位先生,既然一万引可以给,那么就是说盐引可以拨,那二万引又和一万引有什么不同呢?”

    正德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刘健瞥了一眼李东阳,让你让步,现在吃苦头了吧。

    李东阳想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借口,说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宦官在督造工程时必然会克扣贪墨,干些不法的事情,为了防止这种事,尽量少让他们管理财政。”

    正德继续冷笑,不依不舍地问道:“既然李先生说他们会违法,那也得有证据,把钱拨给他们,到时候他们违法时再抓住他们,依法严惩不可以吗?再说了,这和拨不拨盐引,拨多少有什么关系?”

    既然涉及到具体操作,李东阳就有很多话可以说了。他开始耐心地解释法办过程中的困难。

    正德越听越糊涂,他天真地以为什么事情都能按他所谓的道理来办,但李东阳却在费劲地解释着他的道理行不通。听着听着,朱厚照明白了,说到底是他们不信任宦官。

    正德愤怒了,他脱口而出,“国家事岂专是内官坏了?文官十人中仅有三四好人耳,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

    这么一说,正德就是对内阁摊牌了,摆明了他说自己不信任大臣。一时间三人无话可说。

    朱厚照“哼”的一声走了。

    事到如今,君臣之间的不信任已经到达了极点。而刘健苦苦寻找的时机也已经成熟,第二天正德就接到了内阁的联名上书。正德一看就傻了,这次内阁没谈什么道理,这是一份联名辞职书。

    自己即位才一年,内阁就联名辞职,这可不得了,天下人会认为自己逼走大学士,逼走托孤之臣,会落下个不孝不智的恶名,此时的正德还很在乎名声。况且内阁一走,政务就不知谁来处理,这就是内阁最后的绝招。

    结果不用说,正德屈服了,他同意只拨给一万引,此时在正德心中对大臣已经从厌恶到憎恨。

    愤怒沮丧之下的正德皇帝想再一次出宫散散心,找一找张家大小姐聊一聊天,问问她如果遇到自己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做。

    可是这一次刘瑾的回复还是张大小姐没有出门,皇爷你总不能闯到人家中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