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反目

    第52章 反目 (第1/3页)

    对于这一天的到来,张超早有心理准备,他在宣大这三年,整训出十多万精锐之师,可以出塞野战,逼迫小王子放弃起家之地东迁。要是他还待在宣大,大明朝谁能睡得着。

    但是现在入朝虽然还有些早,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他已经上书朝廷,让王琼担任新一任的宣大总督,继续在草原上筑堡,想必老王也十分乐意,因为现在的大明中枢简直乱成了一团。

    这一两年来刘瑾越来越过分,必须承认刘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改革者,他和他的幕僚发现了帝国非常多的问题,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革。

    但是发现问题,并不代表能够解决问题,刘瑾执政太过刚猛,已经不是官员受不了了,老百姓也同样受不了。

    中央出现财政问题,刘瑾追查财政的窟窿,但是这窟窿也许要上溯几十年,刘瑾要求曾经在这个岗位上干过的官员都得赔,这样一来就引发了无数悲剧。

    成化年间一个很清廉的御史彭程,在先帝时期曾经巡视过两浙的盐政,按照规定也应该赔偿窟窿,这个时候彭程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他家里只剩下一个孙女,结果办事的官员就把这个孙女给官卖了。

    必须承认这件事刘瑾并不知情,是下面的官员恶意放大,但是作为制度制定者他必须背这个黑锅。

    除此之外,刘瑾因为与刘大夏关系不好,执意要处死七十多岁的老刘,这就太过分了,人家都退休了,何必抓着不放。

    最后好说歹说,刘大夏被发配到甘肃当兵,老刘也不客气,徒步背着兵器走到大明门,磕头而去,围观的人莫不流泪。不管如何,折腾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家伙也太过分了。

    除此之外,刘瑾还很有现代思想,他下令寡妇改嫁,推行火葬等等政策让人侧目不已。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回京,想到这里,张超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但是也充满了斗志,沧海横流,方显男儿本色。

    一边策马,一边想着心事,次子明镇突然赶了上来,“爹,离居庸关不远了。”

    张超笑着说道,“有了媳妇就忘了爹,到现在才过来,怎么样,你娘子体弱,这一路还好吧?”

    听张超这么说,明镇脸色微微一红,不过他这两年在塞外作战,早就是晒黑了皮肤,谁也看不出来,“爹,你这么说,孩儿真是冤枉,孩子要安排保卫,方才晚了些。”

    张超哈哈大笑,“好,好,我的张都司,本部堂委屈你了!”

    明镇此时已经娶亲,而张超的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