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将军朱寿

    第111章 大将军朱寿 (第2/3页)

求参与这场大决战。

    正德自己看着这份报告,同样羡慕的要死,这么大的战事必然载入史册,他却只能站在一旁干看着,太不甘心了。对于以太祖太宗为榜样的正德而言,他绝不接受被排除在外。

    江彬善于察言观色,他已经看出了正德的不满,就故意说道,“陛下连续几年,风雨无阻,操练官军,为的就是效仿列祖列宗,保卫大明江山,这样的战事怎能不参与?”

    这说到正德心里去了,江彬起头,太监张忠也接着直接表达对张超的不满,他说道,“这些年,对于鞑靼的战事都是张天官指挥的,难不成大明没人了,他都已经是吏部尚书了,还要主持战事?”

    钱宁虽然对江彬不满,但是也觉得有必要提醒正德,“皇爷,儿臣不是攀污张吏部,他的功劳已经太大了,不适合再次带兵。”

    正德猛的一拍龙案,“张太傅是国家柱石,尔等怎可胡言乱语,还不赶紧滚开。”

    赶走了众人,正德仔细的考虑良久,他最后决定亲自率领左右官厅,亲自坐镇蓟镇三屯营,指挥这一场倾国之战。

    正德叫来了张雄,让他去军机房传旨,张超是军机大臣,外廷百官之首,必须坐镇京师,这一仗别出去了,朕亲自带兵坐镇蓟镇三屯营,指挥作战。

    这个命令一下,张超立刻回道,“既然陛下认为臣不合适,臣一定有不合适的地方,既然如此,可以让首辅坐镇三屯营,陛下还是坐镇京师的好。”

    张超这么一说,其他几个文臣也立刻表示同意。刚刚入阁代替傅珪的礼部尚书刘春就表示,皇帝出巡,必然扰民,还是待在宫中的好。他也支持张超的建议,你要不放心,换杨一清就好了。

    目前大明,有足够的影响力指挥几十万大军的统帅不多,张超当然是最合适的,杨一清也不差,这两个人都是可以信任的人选,所以张超立刻举荐了杨一清,就获得了军机房大臣的认可。

    而且与张超相比,杨一清有隐疾,他带兵正德一定会放心。张超的意思很明显,不管什么原因,你不让我带兵,那当然可以,我不带兵就是,那么让老杨出马,你该没有意见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